樓股齊鳴:市民真為安居而置業? - 張一鳴

樓股齊鳴:市民真為安居而置業? - 張一鳴

房屋協會今年初推出最後一批夾屋貨尾,收到三萬多份認購表格,超額認購40倍。直至近日正式揀樓,卻有超過45%的準買家放棄揀樓,這究竟反映了甚麼?
還記得今年3月,房協推出將軍澳夾屋叠翠軒部份貨尾時,本港樓價升勢幾近瘋狂,其後索性將全數貨尾「晒冷」。不過到正式揀樓時,樓市轉弱,揀樓人士即時銳減。由此觀之,反映出近半數合資格揀樓人士,當初選擇購買政府資助房屋,其實並非為了安居,只是預見樓價會向上而找緊入市機會。

市況弱夾屋揀樓客甩底

較早前,市場有要求政府復建居屋的聲音,但現時私人住宅市場市況有逆轉迹象,筆者相信,不少合資格申請居屋或其他政府資助房屋的人士,會降低置業意欲,令買樓需求減少。若政府真的復建居屋,樓市便會出現供過於求情況。
更大問題是,政府須以市場折讓價推出這些資助房屋,難免為已轉差的私樓市場增添壓力,市民買樓意欲若進一步減弱,居屋或要無奈被空置,加深對樓市的打擊,繼而進入惡性循環當中。這亦是筆者之前提出,政府不應用納稅人的錢,資助市民置業的原因。

張一鳴
mailto:[email protected]

夾屋叠翠軒重售時申請者眾,但正式揀樓時卻有大部份人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