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印象派之父與普普藝術之父的內心世界9億元名畫展出

反映印象派之父與普普藝術之父的內心世界
9億元名畫展出

【本報訊】一位是印象派之父,一位是普普藝術之父,相差一個世紀,但蘇富比讓他們來一場跨時空對話。愛德華.馬奈(EdouardManet)的《手持調色板的自畫像》,以古典混合印象派手法,展示畫家內心世界;安迪.沃荷(AndyWarhol)的《保護色自畫像》,卻隱藏畫家真我。一樣是自畫像,演繹手法截然不同。逾20件估價逾9億元的畫作,今、明兩天在港展出。
記者:翁煜雄

倫敦蘇富比印象派及現代藝術部高級董事AlexanderPlaton說,印象派之父愛德華.馬奈1878年的《手持調色板的自畫像》,是倫敦蘇富比下月拍賣會矚目作品,估價達3.39億港元,因自畫像是畫家最重要作品,「因它反映自己內心,畫家都力臻完美。」他說現僅存兩幅馬奈自畫像,另一於東京石橋美術館。

他解釋,此作品佈局較古典,畫家卻以印象派筆法掃出鬍子及衣褶等:畫中的馬奈衣冠楚楚,有別一般畫家較不修邊幅形象:「是真實反映,因馬奈平日衣着便這樣整齊。」
當代藝術大師安迪.沃荷1986年的《保護色自畫像》卻非真實反映,倫敦蘇富比當代藝術部副董事AlexanderBranczik稱,畫中安迪戴了假髮,雙眼及嘴巴被油彩遮蓋,如為自己塗上保護色。Branczik說,安迪想藉以顛覆自畫像傳統,「常被追訪的安迪其實頗害羞,也想將自己藏起來。」安迪1987年2月22日突然離世,「所以它記錄了安迪人生最後面貌。」Branczik說此作估價2,820萬港元,「但安迪早前另一《自畫像》本估值7,800萬元至1億元,結果以逾2.5億港元成交。」

安迪.沃荷(AndyWarhol)
《保護色自畫像》(CamouflageSelf-Portrait)1986年(估價1,700萬至2,820萬港元)

香港君悅免費入場

安迪另一作品為1964年的《三個積奇蓮》,記錄了美國前第一夫人積奇蓮.甘迺迪於丈夫甘迺迪總統被刺翌日後的悲傷,同時記載了美國史的悲劇。
拍賣會6月22日至29日於倫敦舉行,今明兩日在香港君悅酒店君悅廳免費展出,Platon說是為了方便越來越多亞洲買家。

安迪.沃荷(AndyWarhol)
《三個積奇蓮》(ThreeJackies)1964年(估價1,700萬至2,260萬港元)

其餘作品

馬蒂斯(HenriMatisse)
‧《女奴弈棋》(Odalisquesjouantauxdames)1928年(估價1.13億至1.7億港元)

德朗(AndreDerain)
‧《科利尤爾的樹木》(ArbresaCollioure)1905年(估價1.17億至1.582億港元)

里希特(GerhardRichter)
‧《抽象畫》(AbstraktesBild)1997年(估價1,130萬至1,700萬港元)

註:本月29及30日在香港君悅酒店君悅廳免費展出
資料來源:蘇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