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好高興今日同大家見面,我係周星馳。」是這位影帝入主帝通國際(8220)(將更名為比高集團)後,首次召開記者會的開場白,恍如電影對白的打招呼形式令記者忍俊不禁,雖然看到的仍是那位影帝級演員,但他已成為上市公司揸弗人,更公佈他在商業世界的夢工場大計。
記者:岑梽豪
周星馳昨日現身記者會,公佈帝通未來發展大計,股民即時以行動支持,公司股價昨日大升26%,為昨日升幅榜季軍,收市報0.285元。以現時持有3億股計算,賬面即時升值1770萬元,周星馳持股升值至8550萬元。
雖然周星馳在電影圈無人不識,但打理上市公司卻是一名新丁。「其實我做到上市公司(執行董事)都係機緣巧合,不可話夢想不夢想,不過有咁樣嘅機會,都會悉力以赴…壓力係大咗。」會後有記者問他首次以上市公司董事身份面對傳媒是否很緊張,周星馳說:「好緊張呀,緊張到幾個月都瞓唔着。」
內地拓自家品牌電影院線
早在05年,星爺計劃把主要提供廣告和電視製作等娛樂業務的品記國際在創業板上市,集資5000萬元。不過,當年被上市委員會拒絕,理由是品記業務太過集中在周星馳一個人身上。
5年後,周星馳終於透過借殼圓上市夢,且將帝通變身為包括電影及多媒體製作、在內地發展自家品牌院線的綜合電影公司,向來多計的星爺更利用旗下的動畫故事、人物及卡通形象等知識產權品牌,衍生玩具、電視劇和電子遊戲等產品,主力進攻內地市場。
為公司打頭炮的第一個項目,是早前已注入公司的長江七號的動畫版,7月6日將在全國電影院放映,記者會上還播放宣傳短片,星爺全程專注觀看動畫,播畢後,笑笑口問記者「點呀?得唔得呀?」,但現場財記無人回應。
首席運營官陳英祺隨即配合說,相信卡通人物可作為長遠業務發展,他以迪士尼動畫獅子王為例,製作成本只需450萬美元(約3510萬港元),但後期出售關連產品卻高達20億美元(約156億港元),利潤驚人。陳英祺表示,由於帝通開始出售產品,暫難估計利潤。
長江七號動畫版打頭炮
問及長江七號真人版上映時,票房反應似乎不太理想,怕不怕動畫版預期過於樂觀。星爺回應:「麻麻哋?!唔係呀,點會麻麻哋呀?香港票房有五千幾萬,大陸票房超過兩億」「但係打破唔到個人紀錄」「雖然破唔到,都排第二、三名,其實真係一個好受歡迎的電影,所以你剛才嘅講法係錯嘅!」對答有如周星馳式的電影對白。
至於星爺的老本行電影製作,帝通已與中國電影集團,訂立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五年內製作10至20部電影,每部投資額介乎500萬至2000萬元人民幣。星爺指,公司會按個別項目,投資比重會佔3成至7成。
近年逐漸轉型幕後的周星馳,不排除會演出公司投資的電影,「我都係好有興趣演戲,不過呢,在幕後興趣越來越大,睇時間分配啦。」
夥中影5年內拍逾10電影
除了製作電影,星爺也瞄準內地電影票房的高增長,希望數年內成立自家品牌的電影院線。星爺更邀請鄒文懷愛女鄒重珩相助發展院線業務,至於發展內容仍未落實,只透露每個座位投資要1.5萬元,每個影院座位要400、500、甚至1000個。換言之,一間戲院要的投資額為由600萬至1500萬元。
單單拍電影已需4億元,目前帝通手上資金約1.6億元,但陳英祺指沒有集資需要,再者內地盜版問題,無論對將來的電影業務,以及知識產權品牌衍生的產品構成一定影響,在內地打滾多年的星爺不得不承認有關難題。至於如何應付,他一廂情願地相信隨着內地民眾素質逐步提升,觀眾會放棄盜版轉投正版懷抱。
做老闆,控制成本好重要,自從3D電影阿凡達成功,電影開發商開始注重3D動畫電影製作,不過都有失敗的先例,陳昌義更直指意馬國際(585)因製作成本過高,結果慘淡收場,又笑指星爺在控制成本方面很有心得,「周生同中國電影合作,盡可能將個成本壓到最低,不過呢個係佢嘅強項,回報就會特別高。」
周星馳引述長江七號動畫版的導演預測,作品比阿凡達更好,但星爺坦言「其實不會好得過阿凡達。」結果如何,明星效應是否虛火,就要拭目以待,看看七月時帝通頭炮能否打響。
花絮
賭聖上身緊張關頭捽手
賭神一到緊張關頭,會不停轉玉戒指,而西裝骨骨,一派董事風範的星爺都學似賭聖上身,唔知係咪少同財經記者打交道,星爺表現好緊張,兩隻手係咁捽之餘,又不停舔嘴唇,最大劑係平時拍戲唔使點背稿,玩即場爆肚,但記者會未開,已經拿實份稿睇完又睇,唔識答就望住份稿來講,好多時都要隔籬的陳昌義同陳英祺幫佢解圍。
總之呢位笑匠今次笑位不多,可能認為生意look要嚴謹一點。反而陳昌義不時爆肚,例如講講吓控制電影成本,就爆句星爺好識壓價,搞到星爺面色即刻沉一沉,估唔到一向談笑風生的星爺都會緊張成咁,希望他越做越順,下次見到記者都識講吓笑啦。
記者蜂擁財記優先霸位
星爺魅力沒法擋,記者會雖然同「超人」李嘉誠嘅長實股東會撞到應一應,但都吸引了半百記者來採訪他,不過,星爺慳家,幾十人逼埋喺一間約500呎房度。不過,財記同娛記的待遇就有天壤之別,公關一早在門口已經截住啲娛記,放晒財記入去霸位之後,然後先到娛記入內,搞到娛記之後要雞手鴨腳擺咪擺腳架。
記者會完咗,部份財記仲衝上去同星爺合照,更有行家帶埋星爺的電影光碟畀佢簽名㖭。蘋果記者將昨日有關星爺的報道帶來畀他簽名,但娛記要等星爺走嗰陣,先有得同佢傾幾句,星爺咁區別對待娛記,都係想由藝人轉做生意人,想帝通啲新聞出現喺財經版。
明星公司上市未必旺財
除周星馳外,轉行做上市公司老闆的明星亦不少,但可惜沒有一間有理想表現。2000年科網股熱潮時,陳百祥(阿叻)便與好友譚詠麟及曾志偉合組東方魅力,獲殼王陳國強協助,收購DC財務(198)成功借殼上市,上市後改名為東方魅力,經營娛樂網站及同名的餐廳,但年年虧損,最終將公司出售,現易名為星美國際。
女藝人張玉珊轉攻美容及修身生意,2003年將旗下美容集團修身堂(8200)上市,當時每股招股價0.25元,昨日收0.19元,成交長期淡靜。
多年前退居幕後,自組電影公司的黃百鳴,2001年將旗下電影公司東方娛樂(0009)上市,雖然今年拍攝電影《葉問2》叫好又叫座。但自去年開始,黃氏陸續減持公司股權套現,由大股東變成小股東,出售控股權予內地富豪鄭強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