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PA7未落實ETF北闖

CEPA7未落實ETF北闖

【本報訊】香港與中央政府昨簽訂「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補充協議七(CEPA7),當中在銀行及證券業進入內地市場未有顯著放寬,醫療行業則受惠較大,並開放兩個內地服務領域,包括技術和貨物檢測,及專業設計。

放寬港銀進入內地門檻

金融界最關注的內地銷售港股組合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協議只提及將適時在內地推出。港府發言人說,由於涉及兩地證券市場及跨境業務,因此須作深入準備,待市場條件成熟便盡快落實,現並無硬性時間表。
協議重申內地期貨公司的子公司,可在港展開期貨業務,非只能服務內地客戶。銀行業方面,主要略為放寬進入內地的門檻,以往在內地設立外商獨資銀行或外國銀行分行,內地的代表處需設立2年以上,現縮減為1年。另香港銀行的內地營業單位若申請經營人民幣業務,由需要2年盈利表現縮減為1年。
醫療行業在新協議中受惠最大,約7.63萬名共12類本港註冊醫療衞生專業人員,可在內地短期執業3年,包括中西醫、牙醫、藥劑師、護士等。港商亦可在上海、重慶、廣東、福建、海南以獨資形式設立醫院。新協議將於明年1月1日實施。

CEPA7部份內容

‧港商可在廣東、重慶、上海、福建、海南經營醫院;在廣東經營療養院
‧7.63萬名共12類醫療衛生人員,可到內地執業3年
‧港商在京滬經營的旅行社可申請經營京滬居民訪港團
‧獲內地一級註冊建築師或結構師資格,可作合夥人在內地設事務所
‧港認可檢測機構可與內地合作,承擔中國強制性產品制度相關檢測服務
‧港人可在內地作為個體戶,提供婚姻慶祝、漫畫租賃、寵物診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