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語陸:尋「抵」?尋「底」? - 陳永陸

財智語陸:尋「抵」?尋「底」? - 陳永陸

在歐元反彈的客觀條件下,港股昨日反彈234點,雖然指數升幅好像不大,但昨日整體的市場氣氛,令我更加確認港股的值博率進一步提高。昨日早市眼見港滙走強,既然目前是資金市,而資金流入香港,證明資金都是等位買貨。早前已提過,銀行體系結餘仍高達1400億元,美電的短期波動是資金進行套息活動,經過昨日港滙走強,進一步肯定我的想法。

要賺錢須學尋抵

大家可能感到奇怪,為甚麼我會用值博率提高,而非見底買入?現在既然資金到位,目的都是等買貨,如果未來因外圍有終極一插,我相信這些資金會積極吸納,所以我認為港股的值博率大大提高了。我在本欄已多次重申,估底是沒有意義的,我始終相信現在是牛市中的調整市,我們成日都想在股市買平貨,現在適逢基金洗倉才有此機會。
但很多投資者搞錯了一件事,就是買平貨不等於買「底」貨,而是買「抵」貨,有時候投資者太過貼市,被指數的高低起跌影響自己的視線,而忽略了亂市中買「抵」股票的機會。平心而論,自己炒股都炒了這麼多年,都有盲點的一刻,但我會不時問自己為甚麼走進股市?答案很簡單,就是要賺錢,賺錢就要學「尋抵」,而非為了一刻「尋底」的虛榮心。
老實說,即使昨日不少股票在補空倉的刺激下急升了,我仍是覺得抵買,因為我着眼的不是爭朝夕。就以內房股為例,之前建議買的中國海外(688)及華潤置地(1109)跌至早前的水平,就是因為抵才買,當時我的理念是中央目的是打壓過熱的樓市,而非打壓房地產公司,樓價未跌而股價先跌,是一個情緒主導的因素,只要房地產商割價後仍可以賣出樓盤,公司可繼續營運就沒有問題了,所以才認為優質的內房龍頭股最終會反映它們的合理值。雖然內房股反彈有補倉的因素,但我覺得其他的如富力地產(2777)、世茂房地產(813)可以接力。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