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際特赦組織發現,奧運之後,中國人權改善步伐不進反退,香港遊行人士被捕次數越趨頻密,擔心言論空間收窄。組織呼籲警方盡量協調遊行人士,港府也應關注弱勢聲音,才能避免社會衝突。
該組織昨發表年度報告,多名維權人士被捕,維權律師遭打壓均是去年中國當局有收緊言論自由的迹象,新疆動亂後封鎖互聯網及大規模拘捕疑犯,更反映人權狀況倒退,「維權者遭拘留、起訴、軟禁和強迫失蹤,對互聯網和媒體的控制仍然無處不在。」
批評中國人權無改善
組織亞太區副主任貝凱玲批評,中國的情況沒有改善,新疆動亂更反映種族歧視問題嚴重,「我們做報告的時候,看見亞洲以外的國家有改善,惟獨中國很『特別』。光有財富並不足夠,必須面對人權問題。」
國際特赦組織(香港)策劃經理黃子瑋指出,關注香港越來越多遊行人士及警方發生衝突甚至被捕,擔心言論空間收窄。警權過大問題也一直存在。國際特赦組織(香港)總幹事祈美寶質疑警方有否適當協調及安排,令遊行人士有足夠空間發表訴求。近年遊行次數增多,反映港府未能聆聽弱勢聲音,令社會衝突惡化。她又指,去年有一批欲參加六四事件20周年悼念活動的海外人士被拒絕入境,除非當局解釋拒絕理由,否則就是收緊出入境自由。
她又批評,雖然本港家暴條例把同性同居者納入保護範圍,但港府依然沒有立法禁止性取向歧視。本港《種族歧例條例》去年7月生效,但條例內容不符合聯合國公約,她建議把政府納入條例的約束範圍。港府也對尋求庇護人士的支援不足,她促請當局確保其繙譯及尋求法律協助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