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年越來越多胃酸倒流患者服食質子泵抑制藥(Protonpumpinhibitors,簡稱PPIs)控制胃酸,但研究發現長期服食此藥可增加骨折風險,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日前發出警告,服食PPIs一年或以上,或高劑量服食,會提高骨折風險,50歲以上服食者骨折風險較高。此外,含有「曲馬朵」成份的鎮痛藥物則有可能令服用者成癮,並會增加自殺風險。
FDA要求加警告字句
美國FDA完成回顧六份有關服食高劑量PPIs或服用期逾一年,可提高臀骨、手腕及脊椎骨折風險的研究後,前日要求藥物生產商,在藥物標籤加上可能導致骨折風險提高的字句,並提醒醫生不要長期處方此藥給病人服用,或需將劑量降低,正服食此藥的患者一旦出現骨痛等症狀,應盡快向當局呈報;但病人不應自行停藥,需先與醫生商討。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副會長崔俊明表示,PPIs常用於治療胃酸過多、胃酸倒流、感染幽門螺旋菌、食道炎、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雖然一般服食四至八周,但也有患者需長期服食。暫時相關研究未能解釋PPIs導致骨折的原因,但回顧數據則發現兩者有關連。
他指出,現時仍有其他抑制胃酸的藥物可選擇,例如H2受體抑制劑,雖然藥效不及PPIs,但基於安全考慮,服藥超過一年PPIs的病人應轉藥。
本港衞生署表示,現時有129種註冊藥物含質子泵抑制藥成份,部份毋須醫生處方,可在有藥劑師監督的藥房購買,藥劑業及毒藥管理局轄下的註冊委員會將在下次會議討論。
此外,含有「曲馬朵」成份的鎮痛藥物則會增加自殺風險,並有成癮傾向,過量服用會令中樞神經及呼吸系統受抑壓,引致死亡。衞生署指本港有29種含此成份的藥物在港註冊,藥劑業及毒藥管理局同樣在下次會議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