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言中醫:針灸治腸易激綜合徵

「專」言中醫:針灸治腸易激綜合徵

杜小姐的工作需經常外出公幹,難免會出現心情緊張的情況,但因為她患有腸易激綜合徵,只要情緒較為緊張,或飲食稍有不慎,就會腹痛難忍,甚至欲作腹瀉,需立刻到洗手間,為她帶來極大的不便。
腸易激綜合徵的患者由於腸道過敏,易受飲食或情緒刺激,出現腸道功能異常。病徵包括肚痛、腹脹、腹瀉或便秘,每次發作可持續三數天,部份患者更可每天腹瀉七至八次,而且每次均急迫難忍;如再受刺激可復發,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雖然症狀明顯,但患者接受腸道檢查時卻多無異常發現。
中醫認為針對病因改善體質,才是治本之法。腸易激綜合徵屬中醫的「泄瀉」、「腹痛」及「便秘」的範疇,以肝氣犯脾證及脾腎陽虛證的病人為主。肝氣犯脾者常於情緒緊張時出現腹痛腹瀉,而脾腎陽虛者常感四肢冰冷,易於天氣寒冷或進食冷品後發作。

配合微燃艾葉絨

針對不同證型,中醫會分別予以疏肝健脾及溫補脾腎的治療。除了內服中藥外,還可配合針灸治療;針灸治療約為每周兩至三次,主要施針於在四肢及腹部的穴位;脾腎陽虛者更可接受溫針灸治療,即在針柄上加上微燃的艾葉絨,藉其溫熱之力傳入穴位,加強溫經效果。
杜小姐的病徵以腹脹、腹瀉為主,天氣稍凉就感到四肢及腹部冰冷,舌淡脈細,屬脾腎陽虛證;於留港期間接受每周兩次的針灸治療,外出公幹時服用中藥顆粒,經一個月的治療後腹脹明顯減輕,亦未再出現腹瀉,面色較前紅潤,原有的痛經情況亦得到改善。
撰文:香港防癆會中醫診所暨香港大學中醫臨床教研中心林平方醫師
隔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