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正值生育年齡的肥胖女性如持續頭痛,增加止痛藥劑量亦未見好轉,並有惡心、嘔吐及出現間歇性失明或耳鳴等症狀,隨時是患上大腦假性腫瘤的警號。有腦科醫生指,此病症專襲肥胖女士,患者腦內其實無任何腫瘤,但因腦水無法正常吸收及積聚,令顱內壓力增加,嚴重可損毀脆弱的視神經,導致失明。
記者:張文傑
荃灣港安醫院腦科專科醫生姚桂冰表示,醫學界暫未能確定大腦假性腫瘤的真正成因,若腦內每日製造的腦水,不正常地積聚於腦內,可令顱內壓力不正常飆升。多種身體功能失調也可引發此病,例如甲狀腺機能減退、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肥胖及月經異常、腎上腺分泌異常等;藥物反應也可增加發病風險,例如服食過量維他命A、接受四環素、雌激素及類固醇等治療。
她指出大腦假性腫瘤的病發率在一般人口中,每10萬人只有0.9宗個案,但在15至44歲的肥胖女性(中國人體重指標BMI28或以上,西方人則30或以上)中,患病率特別高,每10萬人就有7.9宗個案,女性患此病的風險更是男性的九倍。
延誤治療永久損視力
過去四年,她表示約診治六宗大腦假性腫瘤個案,其中一名35歲、BMI32的女會計師,求診前一年多開始持續頭痛,初時服食止痛藥有好轉,其後頭痛加劇,發作頻率更越來越高,「佢每日食15、16粒止痛藥都冇用」,頭痛令患者無法工作,更引發抑鬱症狀,病情更惡化至會忽然「眼前一黑」的間歇性失明數秒,後來失明時間長達數分鐘之久。
「佢求診時腦壓好高,但腦部磁力共振檢查顯示無腫瘤,抽脊髓液檢查亦冇發現受真菌感染。」姚桂冰表示,視力檢查發現患者有視乳突水腫,影響看側邊物件的視力,患者需減肥及服用利尿藥協助排出多餘水份,患者腦壓逐步回復正常,頭痛也消失,但受損的視力已無法挽回。她表示,部份患者需進行視神經鞘減壓手術,或抽走腦水減低顱內壓力。
姚桂冰提醒市民若持續頭痛,增加止痛藥量也無法紓緩,視力又同時出現問題,應盡早求醫,切勿自行服食類固醇等可能加重病情的藥物,延誤治療隨時令視力永久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