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及人權等與生俱來的權利,與貧富懸殊及環境保護存在微妙的聯繫。國際綠色和平總幹事KumiNaidoo生於南非亂世,由反抗種族隔離政策、爭取國家從分歧與極權中解放,至今天穿梭國際爭取各國領袖支持對抗氣候變化,他走的同樣是一條抗爭的路,深信只有透過抗爭,才能改變未來。
反種族隔離被捕入獄
Kumi剛剛完成中國的探訪之旅,途經本港稍作停留,是05年出席世貿會議後再次到港。慶幸近日天朗氣清,沒有讓他碰上空氣混濁的香港。解決大都市的污染問題,他說要在源頭入手,建議香港研究多應用可再生能源。他在外國記者會演講,談及氣候變化這個全球切身問題,不諱言去年於哥本哈根舉行的氣候變化會議,各國未能達到共識,最終在充滿漏洞的結論下收場。
現年45歲的Kumi,15歲已投身南非的社會運動,當時白人主政,黑人受盡各種形式的不平等對待,他全身投入民間組織動員的反抗種族隔離政策行動,義無反顧。革命從來要付出代價,Kumi親身體驗被逐出高校,以及多次被拘捕的經歷,86年被控違反國家緊急法而入獄,出獄後,他轉而從事地下抗爭活動,最終被迫流亡英國。流亡的日子,他獲得牛津大學研究生獎學金,完成政治社會學博士學位。
希望得到當權者支持
Kumi這些年來的工作,一直致力扶助弱勢社群,作為非洲人,他對貧富懸殊有特別深刻的體驗。非洲擁有龐大天然資源,卻是全球最貧窮落後的地區,每當想到自己出生成長的土地如此不幸,他總是搖頭嘆息。
去年11月,Kumi正式出任國際綠色和平總幹事,是首個非洲人出任此職位。他認為環保與昔日的工作息息相關,環保也可視作在另一個層面解決貧富懸殊問題,達致一個更加平衡的世界,面對各國對減排目標嚴重分歧,他強調有能者,應該承擔多一些責任,「我們總不能要求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付出同樣資源,解決氣候變化問題。」
有別於走上街頭請願,Kumi現在的工作不時要四出外訪,周旋於國家領導人及企業領袖之間,希望這些有權力的人支持解決氣候變化問題。在他而言,應對氣候變化同樣是抗爭,少年時代的經驗告訴他,要改變世界,抗爭的路很長很遠。
記者 蔡建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