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歐盟承諾動用7500億歐元以穩定區內的債務危機,事件原已告一段落,可是一波未完一波又起,市場對歐洲的憂慮始終未能驅散。
最新一輪的憂慮,是歐洲各國經歷債務危機後,在債務問題上出現了矯枉過正情況,各國現在只顧盡快消滅財赤,對保持經濟增長則拋諸腦後。例如,英國在是次歐債危機中雖未受對冲基金狙擊,但本周初英政府宣佈62億英鎊的赤字削減計劃,並揚言會在下月22日加推緊急預算案,目的是要進一步削減財赤。
為滅赤累經濟
歐元區方面,除了歐豬五國宣佈削財赤之外,就連德國及法國等歐洲大國,也相繼表示會減財赤。當一眾歐洲國家只顧積極削赤而不顧經濟增長,歐洲經濟轉弱已是無可避免,而其貨幣下跌也是理所當然。不過,歐元區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其經濟轉弱必定會對全球經濟帶來影響,這亦解釋了環球股市失去支持,及商品價格以至商品貨幣近期接連下跌的原因。
然而,筆者相信歐洲的大幅削債有另一目的──趁勢推低歐元,借助弱歐元改善經濟。所以市場上有傳言,指歐央行或會對過弱的歐元作出干預,此點筆者完全不認同。
除了歐洲經濟轉弱,勢將拖累全球經濟,環球政治的不穩定,同樣利淡經濟以至投資氣氛。上周日,以色列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防空演習,過去以色列一直表明不會容許伊朗擁有核武,警告如聯合國與伊朗的談判一旦失敗,有可能對伊朗動武。現時看,距離這個日子似乎越見接近。
以韓政局不穩
另外,南韓亦於周初要求聯合國就北韓炸毀南韓軍艦一事,向北韓實施更嚴厲的經濟制裁。而北韓亦已警告,如遭聯合國更嚴厲經濟制裁,將意味戰爭爆發。在環球經濟已見疲弱,再加上地緣政局的不穩定,對投資氣氛可謂雪上加霜。
投資氣氛越是惡劣,投資者越不願意投資,而傾向增持現金。在現今的金融世界,現金即美元,這亦解釋了近期美元節節上升的原因。當投資氣氛轉壞,投資者的風險胃納減退,將不利澳、紐、加元等商品貨幣投資。3隻貨幣中,筆者一直較喜歡加元,當中原因在此不再重複。
雖然過去加元表現確實優於澳、紐元,但這正是筆者擔心所在。擔心當投資者沽澳、紐元至再沽空間有限時,剩下來便只有轉向沽過去跌幅相對較小的加元。可以想像,加元內在因素雖好,但在整體市場投資氣氛偏淡的大環境下,加元或將成為下一個被沽目標。
現階段澳、紐、加又或環球股市雖吸引,但建議投資者仍以壁上觀為上策。
溫灼培
恒生投資服務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員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