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球經濟形勢緊張,為免熱錢大出大入引致市場波動,中國外管局進行全國大檢閱。據外管局透露,跨境資本流動及外滙收支總體上屬合法合規,未有境外「熱錢」有組織、大規模流入境內,但發現「熱錢」直接或輾轉流入房地產,以及融資業務等情況。
傳部份變高息借貸
部份流入內地的熱錢已變成「應急錢」。據銀行界消息指,由於銀行收緊貸款政策,不少企業難以取得貸款,當中包括小型地產商,流入內地熱錢遂以高息借出。
外管局透露對13省市打擊「熱錢」的進展情況,發現違規流入的「熱錢」多採取「螞蟻搬家」方式,呈現多點式、滲透的特點。
「熱錢」違規流入的主要管道集中在傳統的貿易和投資領域,包括貿易、服務貿易、外商直接投資、銀行和個人等,另有個別商業銀行未能嚴格執行相關規定,甚至變相協助經營主體規避外滙監管的行為。
外管局自今年2月開始,針對熱錢等異常跨境資金流入的專項行動,在13個外滙業務量較大的省市進行,針對性地對重點主體、重點管道熱錢流入進行查處。截至目前已查實190宗涉嫌違規案件,涉及73.5億美元(約573億港元),其中6宗已完成,涉案金額逾2700萬美元。
外管局將續查有關案件線索,並集中力量處理查處違規案件,依法處理。對於檢查中發現的新問題,將積極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調,發揮監管合力,不斷提高應對和打擊「熱錢」流入的針對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