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以來,由粳米、玉米等糧食品種,大蒜、蔬菜、綠豆等農副產品,以及三七等中藥材價格全被炒家看中,借天災與揑造不實資訊等不良手法,囤積產品牟暴利。中央繼遏樓價升勢,發改委將聯同商務部、國家工商總局等部門,嚴打炒作農產品行為,亦採取4項措施抑「虛高」藥價。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表示,在樓市降溫、股市低迷下,社會上的游資容易把目光投向農產品。他以惡意囤積與哄抬價格來形容炒家,並指不給投機和炒作行為有機可乘。
加強管理藥價
中央嚴打炒作農產品行為的方法,包括完善價格資訊系統,掌握生產量、交易量、生產成本、流通環節加價、政府儲備、資金流向、庫存變動等具體情況,發現異常即查明,及時上報。
發改委將在報請國務院的基礎上,逐步建立完善的監管預案,監察涉及糧食、豬肉、菜籃子等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商品價格異常波動;另建立監察機制,同時向城鄉低收入群體發放臨時價格補貼,確保低收入群體生活水平,不因物價上漲而降低。
國家發改委將採取措施,包括加強藥品價格管理,加大對流通環節惡意加價、牟取暴利行為的打擊力度,進一步降低虛高藥品價格,以推動今年實現60%的基層醫療機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