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兩日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昨日落幕。雙方簽署了多項合作協議,但雙方關注的重大議題卻「食白果」。外電形容此次對話「無重大突破」。內地學者指,如此興師動眾換來雞毛蒜皮的所謂成果是勞民傷財;更轟當局是花巨款搞另類「面子工程」。
中方對這場對話高度評價。中國總理溫家寶和國家主席胡錦濤昨午分別會見美方領隊國務卿希拉莉(HillaryClinton)和財長蓋特納(TimothyGeithner)時,形容對話「圓滿成功」、「取得積極成果」。內地官媒對此極盡渲染,新華網以「中國運籌大國外交」為題報道,隆重一時。
「沒解決全部問題」
但據昨晚官方公佈,對話結果乏善可陳。兩國簽署八項合作協議,主要涉及能源、貿易、核能等,雙方關注的焦點話題,如美方關注中方的市場開放、人民幣滙率改革、希望中國參加制裁北韓、恢復兩國軍事交流等,不是被中方置之不理,就是回應空泛而老套。
同樣,中方要求美方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要美方取消對華出口禁令、尊重中方核心利益(主要指台灣、西藏和人權問題)等,美方不是拒絕,就是以後再說,甚至不予理睬。
法新社指,此次對話結果「無重大突破」。路透社引述美方首席代表希拉莉指,對話「有收穫但沒有解決全部問題」;希拉莉昨晚在記者會坦承,北韓及人民幣滙率等問題,是需要長期處理;認為對話增進了中美高層相互理解,雙方均開誠布公。
「中國拿巨款去買面子」
北京經濟學者仲大軍指,當局耗巨資搞高層對話,換來雞毛蒜皮的成果,「這樣的協議,完全可以讓職能部門自己去簽,哪裏用得着幾百高官橫跨太平洋,你來我往,興師動眾?」他質疑當局是搞另類面子工程,「中國為了表現大國崛起,拿巨款去買面子,很正常。」
北京清華大學金融系副教授何平指,美方拒放寬對華出口限制,是要保持其在高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他認為,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不以獲取具體的成果為目標,主要是搭建一個框架,讓雙方在這個框架內討論矛盾和問題。
此次中美高層對話,美方派出以希拉莉和蓋特納為首200多人龐大代表團,中方則由副總理王岐山及國務委員戴秉國為代表,雙方共有50多名部門高官參與對話。美國總統奧巴馬昨發表聲明,希望中美兩國合作,促進經濟平衡持續發展。法新社/路透社/新華社/本報記者
中美對話成果
《一、美方關注話題》
‧中方自主創新妨礙市場開放
中方回應:已有明確的態度和文件解釋《迴避》
‧人民幣滙率
中方回應:胡錦濤原則表示漸進改革《拖延》
‧要中國參加制裁北韓
中方回應:參與調解,但要各方克制對話解決《推託》
‧恢復兩國軍事交流
中方回應:取決美方能否切實尊重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推託》
《二、中方關注話題》
‧要求承認中方市場經濟地位
美方回應:以後再談《拖延》
‧要求取消對華出口禁令
美方回應:沒公開承諾《迴避》
‧尊重中方核心利益(包括台灣、西藏和人權問題等)
美方回應:沒有回應《迴避》
‧增加在美投資透明度
美方回應:來美投資政策是公開的《推託》
《三、雙方達成協議》
‧清潔能源與環保合作
‧海關安全與便利合作
‧進出口銀行融資合作
‧主權擔保湖南及安徽兩個項目
‧民用核能安全合作
‧擴大學生留學交流
‧新發傳染病防治合作
資料來源:綜合外電及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