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美對華政策 泡沫被戳破

拆局
美對華政策 泡沫被戳破

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號稱達成了26項成果,並正式簽署了八項協議,但成果遠遜外界預期,中美雙方各有得失。雙方達成的協議主要是一些經貿上的互惠互利,但在停止貿易保護戰、解除高科技產品輸華禁令等方面,並沒有實質進展。中國官方傳媒宣稱「對話成果豐碩」,難免有打腫臉充胖子之嫌;而《華爾街日報》認為,奧巴馬政府對華政策的泡沫已被戳破。

着眼於建立戰略互信

美國高官聯袂訪華,傳媒戲稱美國政府多數行政部門已搬到北京辦公,而中國也是相關部委高官盡出,顯示雙方對今次對話期望甚殷。
在為時兩日的對話中,美方最大的得益,一是獲中方承諾改革人民幣滙率機制,二是在推銷新能源、清潔能源方面取得進展;中方最大的得益是獲美方承諾將透過中美商貿聯委會,「以一種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中美對話成果之所以未如預期,問題在於中國着眼於建立戰略互信,要求美方回應中方對核心利益問題的關切,而美方則要求中方承擔大國責任,在伊朗、北韓等問題上支持美國。但真正涉及雙方戰略關係定位、戰略合作利益的談判,豈是在一兩日之間的對話之間能夠速戰速決的?
《華爾街日報》的評論指出:「奧巴馬政府非理性地一味追求強化兩國關係,已經生成一個政策泡沫,過高地估計了中國對美戰略合作的實際水平。」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