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公民的城市如何美好? - 奉己

沒有公民的城市如何美好? - 奉己

上海世博會有一句漂亮的口號:「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要實現這個目標,首先必須理順人與城市的關係,搞清楚到底是人該為城市的發展服務,還是城市的發展該為人服務。
在中國飛速城市化的進程中,這個關鍵性的問題顯然被本末倒置了。層出不窮的暴力拆遷事件已經不是新聞,而就在讓上海更美好的世博會舉行的同時,深圳市副市長、公安局長李銘卻聲言,不把無業人員清除出去,深圳就沒有太平。那一邊,春城昆明則準備通過地方立法,禁止未辦理居住證的外來人員在當地租房、求職。好消息是,遵循着「寧贈友邦,不與家奴」的傳統,港澳台同胞,無國籍和外國籍人士均不受相關規定的限制。
古希臘的城邦是現代城市的雛形,那裏的居民按照政治地位可以分成三類:
一是擁有公民權,能夠參加政治活動的自由人;二是沒有公民權的自由人,如外邦的移民,被釋放的奴隸,因貧困而喪失公民資格的人等等;三是沒有公民權,也沒有自由的奴隸。

世博會被中共綁架了

反觀「盛世中國」,既沒有百分百的奴隸,也沒有百分百的公民。雖然那些擁有一本「非農業戶口」的城市居民,總懷着高人一等的優越感,但本質上,市民和農民都是所謂的「老百姓」。在中國,老百姓的政治地位基本相當於希臘城邦的「二等公民」,即沒有公民權的自由人,而恰恰因為缺乏公民權的保障,中國人的自由時常會遭到侵犯。
世博會開幕前,中共當局特地邀請異議人士「喝茶」,警告他們不得參觀世博會,甚而有人還被盯梢和軟禁。至於「不聽話」的《蘋果日報》,更被徹底封殺,無緣躬逢強大祖國又一樁「百年盛事」。另一方面,鑑於開幕以來人氣持續低迷,中共當局眼下正在各地積極組織「公款旅行團」,隨時準備開赴申城「救世」。這項荒唐的「政治任務」透露的信息足以說明,中國人既沒有參觀世博會的自由,也沒有不參觀世博會的自由。然而無論參觀與否,因為世博會的緣故,上海市民穿睡衣逛馬路、在自家陽台上晾曬衣褲的權利反正是被剝奪了。
世博會並非黨代會,但繼出色的保衞了納粹德國發明的奧運聖火,這一回,中共顯然又成功的綁架了起源於大英帝國,卻屬於全世界的世博會。
享有自由的權利,是成為公民的前提;聯合自治的社區,是構建城市的基礎。信奉權力便是正義、金錢就是真理的中共當局不會明白,僅僅是人的聚集、建築物的堆砌,非但無法造就真正的公民和城市,在那片鋼筋水泥的叢林裏,人們的生活更不可能美好。因此,上海世博會赤裸裸展示的和諧與繁華,才會顯現着帝國末日的瘋狂色彩。
奉己
大陸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