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昨日在北京舉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增添不確定性、全球經濟復蘇不穩,中美雙方均認為退出戰略的時機選擇一定要很慎重。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在記者會上更指,實施步驟也一定要很扎實、穩健。
周小川不抹煞加息可能
外圍形勢危急令各國不能輕言執行退市機制,市場旋即聯想中國仍會維持適度的寬鬆貨幣政策,令加息變得不着急?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中國貨幣政策調整的考慮重點是國內因素,國際因素也會有所考慮,不過,國際因素往往小於國內因素。
周小川不完全抹煞加息可能,原因也是全球金融市場警號未除。周小川指出,中國在金融危機中的一些主要做法,特別是強調為保證金融穩定,首先是微觀經濟主體,就是金融機構要保持健康,包括要有足夠的資本充實率,要有比較高的行為和會計方面的標準;第二,宏觀經濟政策要保持審慎穩定。
第三是金融基礎設施的建設也很重要;第四要防範金融市場中的盲目和不理智的行動,中國還必須進一步推動金融改革,促進金融創新。
周小川說:「我們還需保證金融體系和金融機構的抵抗力、活力,只有增強抵抗力和活力,才能夠進一步抵禦金融不穩定的情況,防止(出現)下一次危機。」
內地銀行界對本報說,周小川不完全抹煞加息可能,是向內地提出警示,慎重退市不等同不加息,尤其目前中國正全力推進調結構、遏抑樓價過高,為免抵銷調控措施力度,息口始終是人行一個最後武器。
退市不能作輕率決定,人民幣滙率變動亦然。今次中美對話,人民幣雖未列入其中,但仍在會中常常出現。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表示,中國將繼續按照主動性、可控性、漸進性原則,穩步推進人民幣滙率形成機制改革。巴克萊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認為,人民幣逐步升值的大方向不變,但時機取決於歐元及全球金融市場走勢,預計下半年開始升值。
巴克萊:人民幣下半年升值
而渣打推遲人民幣升值預期至第三季,預計9月底前升至6.82兌1美元,年底前升至6.8。
中國銀行經濟研究處主管謝國樑指出,美國政府心知肚明,一旦美國放寬高科技產品出口限制,順差問題將迎刃而解,人民幣滙率並非順差問題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