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中美第二輪戰略與經濟對話昨日在北京開幕。首日對話,中方着緊美方取消對華出口禁令;美方希望中方擴大進口美貨;雙方並無討論人民幣滙率問題,但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承諾,中方會逐漸改革人民幣滙率機制,同時要求美方尊重中方的核心利益和制度差異。
此輪對話是在世界經濟問題百出、中美兩國貿易和政治磨擦不斷等背景下舉行,被視為是「危機時代的對話」。美國代表團由國務卿希拉莉(HillaryClinton)和財長蓋特納(TimothyGeithner)率領,中方由副總理王岐山和國務委員戴秉國領軍。兩國政府共40多個部門近50位主要官員參加對話。
盼中國擴大進口美貨
美方代表團近200人,滙集奧巴馬政府經濟、政治、戰略等領域重要官員。中外媒體高度重視對話,並即時報道有關內容,彰顯中美兩國在世界政治經濟佔有重要地位。因兩國關注焦點不同,首日對話除歐洲債務危機引起共同討論外,雙方基本上是各自表述。
美方關注中國的市場開放。蓋特納呼籲中方減少貿易壁壘,建立更平衡的全球經濟。希拉莉要求中方建立公平的市場秩序,並要求中方加入制裁北韓用魚雷擊沉南韓軍艦「天安號」的行動;中方就兩韓局勢則呼籲事件各方冷靜,避免矛盾激化。
中方最着緊美方解除出口禁令及承認中方市場經濟地位。王岐山明確要求美方提交解除禁令時間表和路線圖;商務部長陳德銘形容中方不要「雷聲大雨點小」、「不是只解除幾個項目禁令」,而是整體取消單一對華歧視性禁令。但美方仍拒絕中方要求,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中方朝正確方向邁步」
外界認為可能是焦點的人民幣滙率昨並無涉及。中國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坦承,對話雙方「沒有任何人對人民幣滙率進行討論」。蓋特納稱,人民幣滙率問題,中方「正朝正確方向邁出腳步」。學者認為,美方願「靜悄悄」處理此事,以便給北京更多政治空間,讓人民幣升值。
不過,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致辭時主動談及此事,他表示中方將在主動、可控、漸進原則下,「穩步推進人民幣滙率形成機制改革」。他還呼籲美方尊重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對中國人民而言,沒有甚麼比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更為重要」,並要美方承認並尊重中美兩國社會制度差異。分析認為,胡此言實質是告訴美方,在台灣、西藏及人權等問題上,中方不會讓步。
新華社/路透社/新浪網
中美關注重點
中方
‧希望美方尊重中方核心利益:如台灣問題、西藏問題、制度差異問題
‧放寬對華出口管制:特別是高科技出口限制
‧給予中方市場經濟待遇:美國迄今不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
‧保證中國在美資產安全:中國擁有8,900多億美元的美國國債
‧開放投資機會:美方對外來投資領域限制多
‧美方應端正兩國軍事合作交流的態度
美方
‧中國市場開放:中國的創新計劃或妨礙更多美貨進口
‧人民幣滙率:繼續施壓但關注度減弱
‧保護知識產權:打擊盜版及侵權行為
‧新能源市場合作
‧國際與地區安全:北韓及伊朗核問題、南韓天安號被北韓擊沉問題等
‧恢復中美軍事合作與交流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過去一年中美磨擦事件
去年6月至今,美國先後對中國十多種商品徵收特別關稅,包括油井管、電熱毯、禮物盒、輪胎等;中方則宣佈停止從美方進口肉雞等。
今年3月23日,美資谷歌中國(google.cn)因不滿中方互聯網審查政策,宣佈搜尋業務退出中國大陸,引發風波,美國政府關注事件。
今年2月19日,美國總統奧巴馬不顧中方一再反對,在白宮會見被北京視為藏獨代表的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引起中方抗議。
今年1月30日,美國政府批准向台灣出售價值達60多億美元的武器裝備,中方三日內五次強烈反對,並宣佈停止中美軍事交流。
去年12月25日,北京法院一審宣判異見人士劉曉波,美國駐華使館公開批評中方做法,質疑中國剝奪人權;中國外交部斥美方「干涉別國內政」。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