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滙債:歐澳元快見底 - 丁世民

暢談滙債:歐澳元快見底 - 丁世民

風險胃納於5月份可謂完全崩潰,投資信心頃刻變得蕩然無存。是市場對歐洲債務危機的拯救方案缺乏信心也好,抑或是歐元持續下滑,影響美國企業的海外盈利前景也好,市場價格暴跌,終於喚醒了投資者,所謂合理價格與市場價格的差距,可以調整得如斯急速。全球經濟活動一體化,亦在投資市場上表露無遺。金融改革法案戲劇性地於參眾兩院順利通過,令華爾街股市表現不濟,上周四、五造出的低位,較6號「金融快閃黨」的真確低位,還要跌得慘烈。
反映高風險的資產價格,除了股市,首推澳紐加這3隻商品貨幣,油價及銅價亦為代表。

再跌空間有限

基本因素不能作為投資準則,也印證於過去3個星期的嚇人走勢,澳洲及新西蘭的經濟層面,對歐美的敏感度一貫較低,澳元卻在這個月從0.9275美元高位,突然急轉直下,狂瀉近13%至0.8075低位,乃自雷曼事件後跌得最急最多的3周;紐元同樣由月初0.73美元水平,急墮9%逼近0.66關口;加元同期跌幅則不足6%。前兩者與歐豬債務危機,基本上扯不上關係,美國金融改革法案亦無甚影響。本欄的讀者應了解,澳元其實與A股和銅價表現較為接近,而後兩者似已形成短期底部形態,縱使澳洲央行暫停加息步伐,澳元再跌空間應該有限,反彈目標接近0.86水平。
歐豬五國及美國問題多籮籮,加上內地打壓房地產價格泡沫才初見微效,中歐美三方的政策干預,導致明年環球再度陷入衰退的迹象越加明顯。但中長線基本因素,並不適用於這個追求風險回報的金錢遊戲,歐元兌多種外幣的交叉盤,上周在一片風聲鶴唳中,突然神勇起來,兌瑞郎上揚4%、兌澳元升近10%、兌加元亦漲近6%。姑勿論坊間及著名經濟學者如何唱淡歐元前景,更有謂歐元的合理值或購買力平價學說(PPP)價格,只值1.10美元水平,足見一沉百踩的可怕。

債價反常飆升

筆者參考多家歐美大行的報告,綜合得出的結論,現時歐元的PPP值已由去年底每歐元兌1.28美元,跌至1.18水平。但合理值並不代表歐元一定要再往下跌,滙價以兩地相對的資金需求流向為依歸,短線歐元已消化各種不利因素,接着應該是美元和日圓面對平倉壓力。
好一個反基本面而行的債市,歐美各地財赤及未來發債金額實乃天文數字,但各地國債價格卻飆升至兩三個季度新高,各地央行維持超低息,及無通脹威脅下,將推高華爾街下月走勢至18個月新高,而非債價。
丁世民
敦沛期貨行政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