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人民銀行報告指出,今年3月全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金額約105億元(人民幣.下同),而金管局報告則指,3月份本港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金額為25億元;這是否意味本港在這項新興業務上的全國市場佔有率只有25%?分析師認為,不可就此作直接比較,因兩地統計方式不同。
中銀:試點範圍不清晰
中銀香港(2388)經濟研究處主管謝國樑稱,香港只計算清算行處理的交易金額,而內地則包括代理行交易金額,因此不能就此推斷香港只佔整體業務四分之一。人行報告亦指出,香港和新加坡是境外接受人民幣結算的主要地區,在發生人民幣實際收付業務中,兩地合計佔比88%。
此外,3月份內地和香港錄得的交易金額,亦較1、2月份平均數分別急升2.5倍和2倍,至105億元和25億元;金管局發言人分析,由於2月份金管局向銀行發出通函,就香港人民幣業務的監管原則和操作安排作出詮釋,相信亦使銀行在開拓人民幣服務和產品方面,有更大空間。
中銀香港副董事長兼總裁和廣北認為,人民幣貿易結算業務仍在初步發展階段,銀行及客戶仍就有關內容條件進一步了解,部份試點範圍和內容不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