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近期頻頻異動,已令各方側目。他寧去玉樹震區親民也不去為世博捧場;五四青年節他到北大只講科學與民主,而去年胡錦濤口中的五四傳統是「愛國」;溫家寶在北大食堂戳穿校方造假,其實中央領導出巡,周圍無不是刻意安排的「假群眾」,這個潛規則卒被溫總揭破;他在《人民日報》撰文高調紀念胡耀邦;目下「殺子」血案連連,中宣部和各地政府忙於消音,溫家寶卻指出這是社會「深層次矛盾」所致……如此等等。
在朝堂一眾泥胎木偶之中,溫氏無疑是最具公關能力,網民早就稱他為「影帝」。此語固然刻薄,卻不一定是對他品行的責難,如果某人言談很動聽很感人,卻從不兌現,這難道不是影帝?哪怕他心存誠意,無奈周遭情勢令他寸步難行,一個美麗諾言破滅後,再許下另一個美麗諾言,如此他還是影帝。假使溫氏真是偽君子,誠屬悲哀,但仍可指望下一位賢人降世,與民更始。豈知國家政治糜爛到連明君能臣都玩不轉,任何努力都被盤根錯節的利益網絡所抵銷,這才是中國的大悲哀。
溫剛任總理時,言行並不出位。他答美國記者問,稱中國老百姓(特別是農民)文化教育程度低,還不能直接選舉;關於六四他又答:歷史證明這是一個「正確決定」。這都是標準答案,但極其損害北京政府和他個人的形象,後來溫總再也不這麼說了,近兩年他在不同場合大談普世價值,大談人民幸福和尊嚴,大談社會公平和正義……但他的黨內同志卻如東風吹馬耳。
溫的普世價值說,已迭遭朝廷翰林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公開批判;他在兩會上「讓人民活得更幸福更有尊嚴」論,亦遭軍方猛轟,《解放軍報》發表記者述評〈軍隊委員熱議「尊嚴論」,國家強大才是硬道理〉,那些將校詞鋒咄咄:「頭上挨炸彈,還談何尊嚴?」「尊嚴是靠實力說話的!」「打造一支過得硬、不變質的隊伍,才能確保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嚴。」真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溫的公眾形象確實是個異數,他關於民主與科學的五四精神,點破北大校方造假,「我一來,就把學生關在樓裏不讓出來」,這些細節都被中宣部、央視、人民網全部過濾;溫關於殺子血案與社會「深層次矛盾」的講話,不是對內地媒體而是對鳳凰衞視說的,大陸百姓能聽到此番話的人寥寥無幾。
如果溫總訴諸悲情,隔空喊話,本來就是某種「影帝」表演,那麼中國固然很不幸,但頂多再熬三年他就下野了。如果他做不成良相卻至少想做一個賢人,在今日之朝堂竟連賢人都做不成,那麼中國的不幸便看不到盡頭。
孔捷生
逢周一、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