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及歐盟正式求助至今約1個月,歐盟推出的巨額貸款緊急方案,仍未能令投資者對歐洲債務危機釋疑。有分析指出,現時解決的方法,就是區內最強國德國或最弱國希臘,其中一方退出歐元區,讓歐元區進行重組。
經濟存異難採同一貨幣
美國智庫Stratfor指出,源於希臘的歐洲債務危機,其根本性問題在於多個不同經濟背景的國家,要共用同一種貨幣和跟隨一樣的貨幣政策,而歐豬五國(PIIGS,即葡萄牙、意大利、愛爾蘭、希臘及西班牙)債務及財赤超標,明顯證明歐元區要實行「同一個夢想」是接近不可行。
若歐豬其餘國家的債務情況也像希臘般嚴峻,德國會因不想經濟受拖累,而最終被迫選擇退出歐元區並恢復採用馬克。德國央行在歐元區成立前公信力十足,馬克一直被視為重要的儲備貨幣,所以儘管退出歐元區會令德國喪失部份經濟優勢,但投資者很快會對馬克重拾信心。不過,國內金融業將因此受創,因它們手持大量歐元區債券,德國放棄使用歐元會令區內國家違約的可能性大增。
蓋特納訪歐料向德施壓
相反,若不可留低的是希臘,希臘重新採用德拉克馬作為該國貨幣,已可解決國內債務問題;因希臘央行可透過印銀紙購買無人問津的國債,更可將貨幣貶值,一來可刺激出口,亦可透過通脹消減債務,可謂一舉數得,但最大問題是沒有人想擁有這種貨幣。Stratfor建議,希臘應與國際機構如IMF或歐洲央行合作,讓它們負責監管及支持新貨幣,減少這段過渡期的痛楚。
美國國務卿希拉莉與財長蓋特納昨抵北京,準備出席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由於歐洲債務危機仍未解決,蓋特納特別改變行程,於本周三到訪歐洲,有分析估計財長此行主要是向德國施壓,要求該國在推出政策時要考慮市場反應,不要再推出類似禁止無貨沽空國內債務的措施。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