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今、明兩日在北京舉行,美國代表團被稱為歷來最豪華的團隊,由國務卿希拉莉、財長蓋特納帶領,中國代表團則由副總理王岐山、國務委員戴秉國領銜。對於今次對話的議題,雙方所透露的多有不同,顯示各自不同的關注焦點,要達成一些互利的經貿協議不難,難的是能否全面恢復軍事交流合作。
攸關兩國領導人政績
中美雙方叫得最響、最熱的議題分別是核心利益和人民幣滙率問題,但對中方最關心的西藏、台灣、新疆等涉及國家核心利益問題,雙方只會有空洞的表述,而不會有實質的進展,美方不可能放棄對台售武、奧巴馬不可能不見達賴;對人民幣滙率,中方既然提到主權問題的高度,就算與美方有默契或幕後交易,也不會公開簽署城下之盟。
可以說,自今年初交惡至今,中美雙方在核心利益、滙率問題上的爭拗,只不過是障眼法而已,真正需要解決、有機會達成協議的是投資貿易、軍事交流、國際合作這類問題。這些問題攸關兩國領導人的政績,對面對國會中期選舉的奧巴馬和面對高層權鬥的胡錦濤來說,都具更大的達成協議的誘因。
中美掀知識產權之爭
在經貿方面,去年至今美方發起的對華貿易調查、制裁已有23宗,近日又將中國列入國際盜版觀察名單,掀起知識產權之爭。美方咄咄逼人,旨在打開中國市場,特別是新能源、清潔能源市場,中方則藉機再度要求美方放寬高科技產品出口限制,打破1989年六四事件以來的僵局。
更值得關注的是,中美能否全面恢復軍事交流合作,從中可窺見中美合作誠意,特別是中國鷹派的取態及影響力。中美軍事交流不只關乎兩軍互信問題,更關乎兩國在反恐、在北韓和伊朗等問題上的合作。美國國防部及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官員參與今次對話,顯示美方的逼切感。當然,中美恢復全面合作的標誌,是胡錦濤能否如期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