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去年內地樓市火爆,開發商大賺,惟引起民怨。記者走訪上海,從80後的外母定下「無房者不嫁」,到50後為房子爭得面紅耳赤,反映房子在國民心中地位;也顯示高房價已成百姓之痛。中央頻出招令氣氛趨觀望,業界透露「滬版國十條」數天內出台,或參照京細則,甚至更嚴厲。 記者:尹燕麗
在北京、深圳、青島等地各自演繹「國十條」後,上海作為去年樓價瘋漲的領軍城市之一,滬版的相關細則仍未出籠,買賣雙方在等待中僵持不下,故出現成交冷清、價格不動的怪象。記者從發展商及代理等處獲悉,滬版政策數天內就會出台,與北京比較,不會較鬆只會更緊,而房產保有稅更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敏感時期發展商噤聲
美聯上海總行總經理李志仁表示,房產保有稅將提高炒家的持貨成本,迫令他們盡快出售房屋,這招十分厲害,預計7月樓價下跌15%,全年計將挫30%,但他認為不會出現崩盤,因流動性仍寬裕,而且中國政策變得很快,只要銀行再度放水,明年樓市仍可看好。
在好淡角力下,上海樓市草木皆兵。記者採訪多名上市公司發展商,對於樓市問題都刻意迴避,紛指「現在處於敏感時期,不方便有所評論」。
世博限制建設期後,不少樓盤已重新動工,但在售樓盤數量不多。記者來到內外環之間的一處樓盤,裝修寬敞富麗,但裏面只坐了4名銷售人員,十分冷清。
銷售員王小姐表示,該樓盤每平方米平均價約3萬元(人民幣.下同),共有700多個單位供應,大多數在去年售出,近期看樓的人很少。從4月份開始,按揭政策全面收緊,只要名下有一套房子,無論有沒有貸款,再買樓都以第二套房看待,首期五成,利率上浮10%,第三套房貸款更全面停止。
代理教路二套房有優惠
被問及有沒有辦法規避政策、以減少首期時,她建議記者去代理處碰運氣。果然,上海最大的地產代理之一──21世紀不動產的置業顧問袁先生透露,只要房貸已還清,就「情有可原」,仍可打「擦邊球」,獲首期三成、利率8折的首套房待遇,但卻不願透露提供優惠的銀行。
去年新增貸款一直領跑的中國銀行(3988),其個人按揭部一位主管笑侃稱,自己處於半放假狀態,「購房者預期樓價會跌,但永遠跌不到自己的心理價位,於是成交少,最近申請按揭的人也少」。發展商看漲,買家卻看跌,令樓市深陷觀望局面。「發展商不會輕易降價,因為一旦價格鬆動而產生降價預期,買家將按兵不動。「買漲不買跌,是大多數百姓做法。」
剛剛結婚的孫小姐深信樓價將回軟,「你看吧,樓價一定會跌,而且是大跌,到時候就可買房了」。她的看法代表了大多數百姓的預期,可見這一輪調控,不但擠出了投機性需求,也令剛性需求停滯不前。
根據漢宇地產監控數據顯示,4月中旬「國十條」出台後,成交量大幅下滑,5月前兩周的成交量較4月底下跌30%,惟價格仍高企,維持在每平方米2萬元以上。二手市場一家分行的月平均成交量,由4單減至2單,一手樓的銷售率也由政策出台前的70%至80%,急跌到10%至20%。
國十條內容概要
●首套住房首付比例不低於30%
●第二套房首付比例不低於50%,貸款利率不低於基準利率的1.1倍
●第三套房首付比例和利率應大幅提高,部份銀行可據風險狀況暫停發放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
●對不能提供逾1年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地居民暫停發放購買住房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