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讀到最令人莫名其妙的足球新聞,莫過於國際足協的聯席會議決定修例,今後不許球員在主射12碼球的起腳時刻,做假動作。
發言人補充說,主射球員在助跑時,可以變速或窒步以迷惑對方門將,但起腳時刻,不能用假動作誘使守門員撲錯方向,再把皮球射入;否則主射球員將被罰黃牌,點球亦須重射。
新球例在6月1日正式實施,也就是距離南非世界盃決賽周開鑼前10天,可以預見,執行時將引起混亂。從官方報道所見,有關描述非常簡短,也並無例子作參考。關鍵在於:甚麼才算是假動作?
射12碼禁用假動作
現今對主射12碼的要求,無非是整個動作必須連貫地把球踢向龍門;如何處理,各師各法。早年確曾有球員先作勢射球,卻故意踢空,待門將撲錯倒地後,再二度起腳射入。但這種「連環腿」式的假動作,早已因並非連貫動作而遭禁,也不見有誰再夠膽以身試法。假如今次修例針對的是這種假動作,未免多此一舉。
目下精於處理12碼球的劊子手,大多在起步時瞄向一邊的內柱,待正式起腳時,可能把球射向瞄準的一方,也可能別出心裁地射向其他方向。新例中,射向其他方向的做法,是否就是假動作呢?這樣說來,是否只可以瞄那一方,就要射向那一方呢?主罰者難道不可在最後關頭才改變主意嗎?
又,若在假動作後射失,主罰球員是否領了黃牌,然後就確保有重射的機會呢?公佈的條例中,留下了一連串的問號。
不論生波或死球,假動作的發揮,其實往往讓人賞心悅目。足球本來就是合法地愚弄對手的藝術。主射12碼時引入這種奇怪的球例,確實令人不明所以。目前相信最頭痛的是卡比路。英格蘭射12碼的往績已經差劣,惡補練習後,又引進了這些模稜兩可的規則,確實大整蠱!
文:潘源良
有線足球評述員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