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宇買賣,少不了代理從中穿梭以撮成交易,因此一個好的代理對買賣雙方很重要。不過,好代理不等於成功的代理,何解?對公司而言,能撮成交易的代理就是成功的代理,但對買家或業主而言,能為他們利益着想的才是好代理。不過,公司利益通常與買家或賣家一方有利益衝突,因此「好」與「成功」的代理可以有很大分別。
成功不等於是好
東涌屋苑由於低水,不少炒家蜂擁入巿,但上周二東涌賣地後,由於成交價超低,該批買家即時賬面損失達數個百分點以上。有代理見減價盤出籠,立即叫炒家多買一個單位「溝淡」,真的可以「溝淡」嗎?巿況剛開始向下,現時不是「溝淡」的時候。如果這名代理能成功於淡巿中說服買家多買一個單位,對公司及業主而言,他必定是成功的代理,但對買家而言,就不是一名好代理。
早前長實發售名城時,首批價單是價格較低的單位,但開售時卻先推座向沙田區的高價單位,對代理而言,如果有客在手,一般都游說客人入市。他們大多會說,價低的單位無限期押後推出,為免錯失入巿良機,貴單位還是要買。對用家而言,同面積但不同座向的單位,售價相差逾100萬元,值得高追嗎﹖
二手盤代理通常忠奸難分,因為雙邊代理制下,他們既不為業主也不為買家,為的只是公司利益。至於新盤代理,只收發展商佣金,自然會站在發展商一方,在這情況下,買家多被誘導高追入貨。
樓巿剛開始轉勢,大多數業主心態仍然很強,放盤叫價減幅未算高,因此仍未能吸引買家入巿,這種膠着狀態對代理最為不利。為了多做生意,不少代理透過傳媒發放誇大的減價消息,營造淡巿氣氛,逼業主削價放盤。對業主而言,這些代理壞透了,但對買家及公司而言,他們就是成功的典範。
何熊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