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上星期在加拿大去世、有「五億探長」稱號的呂樂,昨於溫哥華科士蘭墓園火化,享年90歲。當地警方懷疑,被本港廉政公署通緝30多年的呂樂是用假身份進入加拿大,避開執法部門追查。呂樂的子女稱父親對他們影響深遠,曾教導他們「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
據加拿大傳媒報道,近100名身穿黑色素服的呂樂親友,於當地時間本周四(即香港時間周五)在溫哥華科士蘭墓園以道教儀式為呂樂舉殯,經過近兩小時儀式後,呂樂遺體隨即在墓園火化。喪禮安排極度低調,保安嚴密。
成功避過執法部門追查
加拿大傳媒報道,在葬禮上,呂樂家人播出他近年生活照片段,顯示他生活愉快,相片中多是他與兒孫,在加拿大的生日會或聚會拍攝。隨後,呂樂的子女分享他們對父親的感受。其中一名兒子表示,父親是個很傳統的人,平常很少教他們。不過,在他人生最低落時,父親送了一句說話,那就是「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他初時不大明白,年紀漸長才明白箇中道理,更指這句說話對他影響深遠。
據《明報》加西版引述當地警方消息透露,警方知道呂樂在溫哥華居住,並相信他是用假名入境。據了解,本港廉署發出的通緝令會經國際刑警傳送給各國執法機構,理論上被通緝人士以正途入境便會被截查,但若改用另一身份,便有機會順利入境,避過執法部門追查。
曾參與追查呂樂貪污案的廉署前執行處副處長徐家傑昨稱,廉署於74年成立,便已「開檔案」調查呂樂等知名華探長,「當年有一本雜誌叫《新知》,每期都大事報道警隊貪污情況,呂樂嘅「五億探長」外號都係呢本雜誌寫先。」最令徐家傑印象深刻,是這位「五億探長」的財富,「我哋根據土地註冊登記資料,發現呂樂一個人就擁有幾十項物業,以佢當年份人工根本冇可能有咁多財產。」
李柱銘:曾替呂樂打官司
由於呂樂早於廉署成立前已移居加拿大,其後為逃避引渡又轉到台灣,徐等廉署人員只可透過呂的代表律師與呂的家人溝通周旋,始終未能與呂有直接接觸對話。資料顯示,資深大律師李柱銘80年代曾代表呂樂與政府打官司。李柱銘昨出席公開場合後向本報承認,當年政府要收樓,他曾就一個法律觀點代表呂樂與政府對簿公堂,後來政府勝訴;但他從未見過呂樂,因當時呂已移居台灣。
作風低調
匿名傳真披露死訊
呂樂當年離港後先到台灣,並購置豪宅展開他的豪華流亡生活,對自己是被通緝的「五億探長」身份絕口不提,據悉直到04年才轉往加拿大。他生前作風低調神秘,連死訊也是透過神秘傳真披露。
「現在的警察不好當」
呂樂79年在台北敦化南路置下2,800呎豪宅。台灣《蘋果》記者昨到他的舊居,看到大宅門窗緊閉,窗台的花草已全枯萎。認識呂樂的里長鄭秀郎指出,他因開水電行曾幫呂家修水電,其屋內裝潢簡樸,兩夫妻待人客氣,直到04年被傳媒報道後,兩人即前往加拿大。曾任呂樂管區一位姓洪警員說,當年仍未知呂樂的背景,呂曾跟他說:「現在的警察不好當喔!」
當年呂樂常愛到雅苑粵菜海鮮樓宴請親友,員工指,呂樂每次都會點一條清蒸七星斑,並且由餐廳的港人員工招呼,給小費也很大方。呂樂晚年因左腳關節退化,每周要到公立醫院覆診,覆診後便到理髮店剪髮或洗頭。
由於外界一直以為呂樂匿藏在台灣,據了解,其家人原本想低調處理後事,但當地一份華文報章日前收到匿名傳真,才得悉呂樂已經來到加國,並在日前病逝,即將於殯儀館出殯。記者根據傳真提到的殯儀館查訪才發現真有其事。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