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開放源碼技術另闢財路

Sony開放源碼技術另闢財路

Sony與Google合作,標誌了Sony終於肯擁抱開放源碼技術。以往Sony自恃是電子產品業霸主,自家的出產經常只接受自創的制式,就像錄影帶時代的Betamax,到90年代初MD機所用的音訊壓縮技術ATRAC,但這種排他性的技術策略令Sony走入死胡同,產品競爭力輸給同業。Sony痛極思痛,終於投入開放源碼技術的懷抱。

市場佔有率漸減

其實Sony近年已開始放棄「Sony主義」,新款的數碼相機和攝錄機都接受普及的SD記憶卡,而不像早年只用Sony獨家的MS記憶棒。上月SonyEricsson亦首次推出採用GoogleAndroid作業系統的手機。Sony在DVD市場的確扳回一仗,Blu-ray藍光制式獲接納,但亦要靠與Panasonic、三星和Dell等幾大廠商結盟才成事。
不容否認,將技術保密以壟斷部份市場的做法,曾經可行,但時移世易,Sony在電子產品市場的佔有率漸被對手蠶食,截至今年3月底的財政年度,Sony虧損了43.9億美元(約342億港元),當要急謀對策。
這次與Google攜手推出上網電視機,正要重奪業界一哥地位,更實際的是,有機會在上網搜尋領域方面開拓收入來源。
美國《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