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的在每一個急促發展的城市中,其模式都差不多,市民由最初環境艱苦,繼而續漸變得富有安穩,便會希望改善生活環境,換樓需求因此增加,發展商自然調升樓價,在有價有市下,投資者及炒家自然紛紛炒樓圖利,泡沫由是逐漸形成,不斷膨脹,直至爆破。
以香港樓市歷史為鑑
縱觀香港房地產市場的歷史,由1949年至1997年這近50年的歲月裏,可說是地產大牛市。不過,在這期間樓市共經歷九個周期,如果在這些周期間錯誤入市或離場,都足以令人傾家蕩產。
在50至60年代,不少地產商活躍於市場中,可謂百花齊放,到現在大型地產商只有零星幾個,這是汰弱留強的定律。長江實業與新鴻基地產於今可謂地產界翹楚,這兩大公司大概是在第四個周期冒起。
將香港與內地樓市發展作一比較,筆者相信,現時內地樓市發展正處於第三至第四個周期。若真的如是,哪一家內地房地產商才是真正的王者?可能現階段言之尚早,所以不宜一面倒地看好,即使很多人估計現時內地正處於大牛市。事實上,不少言論指出,只要閉上眼投資,20年後亦必然會有豐厚回報。不過,若非美國掀起金融海嘯,中國政府08年便不會「開水喉」,相信不少內房商已經消失了。由於涉及大量資本開支,任何一個錯誤,都能令地產商致命,所以對於這些言論,宜小心審慎。
張一鳴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