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國債問題令歐元滙價不斷下跌,最近更有言論指出歐元有瓦解的可能。筆者認為,歐元的成立有深遠的歷史背景,在頃刻間土崩瓦解的可能性較低,未來歐元有兩大可能性較高的出路:一、把高財赤的國家(如希臘)踢走;二、加強歐盟政府的權力,大力規範盟國的財赤和負債。
歐盟的歷史可以由1952年說起,當時法國、西德、荷蘭、意大利、比利時和盧森堡6國成立了歐洲煤鋼共同體,後來經過多番擴大、演變,歐盟今日已是涵蓋27個國家的聯盟,當中有16個國家採用歐元,可見歐盟是由上世紀50年代開始建立的。雖然歐元在1999年才誕生,但歐洲多國對歐元、歐洲一體化的信念早已根深柢固。因此,筆者雖然同意歐元有先天缺陷,但要歐洲各國同意瓦解,可能性十分低。
踢走高財赤國家
筆者認為,假若高財赤的國家無法滅赤,將此等「不合格」的國家從歐元區踢走的機會,高於瓦解整個歐元體系。
歐元可謂一眾歐洲國家,特別是德、法兩大歐盟巨頭一直以來的共同理想。如今德國財力雄厚,法國雖然不及德國,但財政實力卻遠不如南歐那樣不濟,根本沒有可能單單為了南歐國家的財赤問題,而放棄他們自上世紀50年代一直追求的大一統理想。因此,最壞的情況,可能是把一眾不濟事之國家逐出歐元區,一來可以保住歐元的地位;二來又可免卻德、法兩國為救南歐國家而被拖垮經濟。
加強歐盟權力
如果歐盟不欲開除南歐國家,未來的發展可能是加強歐盟政府的權力,以限制各成員國的財務及赤字狀況。在歐元區內,各國雖然使用歐元為統一貨幣,但各地的財政狀況迥異,而各國政府的理財概念亦大不相同,正正是歐元的先天性缺陷,也為今日的危機埋下伏線。筆者認為,短期內歐元區內各國政府難以全面統一,如要維持外界對歐元的信心,以歐盟政府強力限制各國的財政,不失為一個相對可行的做法。
其實,放眼歐元區外,筆者相信大部份的國家是不希望歐元瓦解的。歐元一如歐盟的目標,早已成為美元以外的主要國際貨幣,也是各國中央銀行的主要儲備之一。如果歐元瓦解,不但是從商者、銀行業的災難,也是各央行的噩夢。相信除了歐盟外,環球各央行也不欲歐元在一夜之間成為歷史。
潘國光
富邦銀行(香港)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