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巿場最擔心的是,歐洲債務危機會否演變成金融海嘯第二波?或出現類似2008年底,由雷曼兄弟倒閉導致的金融巿場暴跌,甚至引發經濟雙底衰退和通縮?
歐債不致引發海第二波
花旗分析員認為,環球經濟出現雙底衰退的機會不大。現時環球經濟主要由新興巿場,特別是中國拉動,而且美國經濟也逐步改善,估計今年環球經濟可望增長3.8%。從經濟規模來說,「南歐五國」只佔09年全球經濟增長的6%,估計在經濟層面上的影響,會以地區性為主。
至於歐洲債務危機會否演變成金融海嘯第二波,要視乎歐元區國家在危難中能否取得資金,以及各國政府退巿政策的取向。
歐元區和IMF提出總值7500億歐元的拯救方案,相信已足夠南歐國家未來3年的資金需求,降低短期違約風險。另外,方案中會包括由歐洲央行買入歐元區主權債務的安排,可望降低歐元區主權債務的信貸息差,變相有助降低借貸成本。
通縮及雙底衰退機會微
歐債危機發生後,不但歐洲央行政策有變,預計其他主要央行也會調整利率政策。花旗預期歐元區央行或會待2011年第二或三季才會加息。至於美國聯儲局,基於通脹壓力溫和,重新加息的時間表有機會由今年第四季,延遲至明年第二季,預料加息幅度約半厘。
如果資金維持充裕,而環球經濟可望持續復蘇,那麼出現通縮的機會較微。對股票巿場來說,如果宏觀經濟沒有雙底衰退或通縮的風險,現時環球股巿的估值可說便宜,巿盈率已降至低於17倍,是超過一年來首次回落至低於長期平均水平。
撇除環球盈利有機會增長三成半的因素,單看資產價值,現時環球股巿和多個亞洲國家的股價對賬面值,也低於過去5年的平均水平。以恒生指數為例,現時股價對賬面值已回落至1.8倍,低於過去5年平均的2倍水平。
雖然環球股巿前景仍面對不明朗因素,但參考74年至今數據,每當環球股巿下跌10%後入巿,投資者在隨後的12個月,平均可取得逾11%回報,中位數達12%(見圖),較進取的投資者可考慮趁低吸納。
張敏華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