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低非必要住院比率伊院急症內科醫療奏效

減低非必要住院比率
伊院急症內科醫療奏效

【本報訊】為紓緩內科病房壓力,伊利沙伯醫院於去年正式推行急症內科綜合醫療計劃,透過安排內科專科醫生在急症科病房協助應診,減低在病房內的內科病人非必要住院比率。該院推行計劃後,由急症科病房轉介至內科病房的比率更大大降低四分之三。
記者:梁德倫

負責計劃的伊院內科專科醫生許雪表示,急症室會把病人分流至急症科病房留院觀察。07年開始內科病房及急症科病房已合作,去年1月則正式推行急症內科綜合醫療計劃,一名內科醫生每天會調派至急症科病房,負責巡視病房內的內科病人如糖尿病、慢性心臟衰竭等。她稱,醫院逾半到急症室求診的病人都屬內科範疇,三分一急症病人更需住院治療,故推行計劃減低內科病房的需求壓力。
她續說,由於有內科專科醫生在急症科病房應診,令急症科病房能處理更多病情較複雜的內科病人,例如08年急症科病房有588位糖尿病人,至09年時已處理954名糖尿病人。此外,由於急症科病房有內科醫生協助,也可減少非緊急內科病人住院比率,例如轉介至內科病房的慢性心臟衰竭個案比率由08年的52.9%降至09年的36%。計劃又設立急症內科綜合診所,逢星期三都會由內科專科醫生跟進急症科病房出院的內科病人,以減低他們日後再次入院的風險,現時病人出院7天內再入院的比率也由08年的1.9%降至0.29%。

末期病患轉至療養院

伊院急症部門主管何曉輝醫生指,現時伊院每天約有550名病人到急症室求診,約8%即40多人須住院。計劃除了紓緩內科病房壓力,也能加強內科與急症科之間的溝通,「以前有啲病人可能唔使入院但入咗院,家把關做得好咗。」他又指,部份到急症室應診的內科病人可能病情已屬末期,故駐診的內科醫生也可為他們即時分流轉介至療養醫院,接受更佳的病情緩解治療。
該院內科部門主管李頌基醫生說:「如果冇咗呢個計劃,內科病房爆得仲勁。」由於計劃也有急症科醫生到內科病房協助,令內科醫生也能掌握更多急症技能,提供更全面治療。

何曉輝(右)指伊院推行計劃後有效運用醫院資源。旁為負責計劃的許雪醫生。
李家皓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