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別人分享快樂,會收到更多快樂;跟別人分享憂愁,這些不開心會被分成若干份,最後消失。有了快樂,還會有人自甘墮落的去傷害自己及他人嗎?」昨日與小男友黃壹龍相擁跳樓同死的楊瀅,是校內中文學會活躍成員,去年一篇《健康校園,健康人生》短文獲校方選為「學生佳作」。文章處處顯示楊女洋溢着陽光氣息,然而兩小情侶面對困難最終走上不歸路,令人惋惜。
小男友為運動健將
去年9月,性格文靜沉默的楊瀅升讀中二,因應毒禍入侵校園,以《健康校園,健康人生》為題撰文,全篇不足400字的文章文理清晰,她指要達到健康人生及健康校園目標,縱然「不能保證不開心會完全消失,也無法保證每個人都能用樂觀的心去面對」,但她提醒同學們:「對見到的人,微笑吧」、「在數落別人時,能不能體諒一下別人的心情?」
至於楊瀅的小男友黃壹龍則性格迥異,性格活躍好動,是運動健將。黃六年前由惠州來港,現與70歲老父及43歲母親一家三口同住。
小學時壹龍已入選籃球隊,出戰公開賽奪得冠軍,兩年前升中後加入手球隊,後因成績欠佳退隊。兩人一文一武,同是新移民,亦為家中獨生兒的背景讓他們走在一起,半年前發展成戀人。
友人稱,壹龍因體形略胖得花名「中肥」,今學年他因成績差被校方留級重讀中一,一直聲稱不習慣傳統文法中學的壹龍為此不快,曾向友人吐苦水,稱無心讀書。去年暑假壹龍更因家人沒給零用錢,自行到地盤做散工賺生活費。
學生輔導網絡主任崔日雄稱,從楊女文章可見她擁有正確人生觀,對她輕生死去感到可惜。
但是個人的認知,與面臨困境時是否懂得求助是兩回事。個別人士遇到困難可能放不下身段,不願及不肯求助,令問題惡化,為此犧牲生命更是不值得。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