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總理阿披實不理國際勸喻,採取武力清場,迄今只有法國和歐洲議會開腔譴責泰國,身為「國際警察」的美國卻保持緘默。
法國外交部譴責泰國政府血腥鎮壓示威者,呼籲各派系透過對話解決危機。歐洲議會主席布澤克(JerzyBuzek)說「濺血太多」,敦促泰國各派系和解。
泰國自冷戰以來一直是美國在東南亞的親密盟友,雙方定期舉行軍事交流,2006年泰軍發動政變後,美國一度停止向泰國發放2,400萬美元(1.87億港元)的軍事補助和軍事交流活動。但後來悄悄恢復交流。泰國軍方上周六將紅衫軍示威區列為「實彈射擊區」之際,美泰兩國海軍正展開軍演,泰軍昨天鎮壓示威者,對支持民主自由的美國相當尷尬。
事實上,紅衫軍發動抗爭以來,美國一直以國內政治危機來形容泰國局勢,暗地裏派出駐曼谷外交官斡旋,分別與政府和紅衫軍開會,希望阻止局勢惡化,結果顯然失敗。問題是:阿披實在清場前,有否知會美國?美國直至本報截稿前仍未就清場置評,畢竟東盟現在是中國的拉攏對象,泰國作為東盟主要成員國,美國當然不希望影響與泰國關係。
東盟也未就泰國清場行動表態,原因是東盟在應否干涉成員國內政上一直態度模糊。
美國《華盛頓郵報》/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