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台灣總統馬英九就職兩周年。他昨表示,總結兩年來台灣政權更迭後的政治及社會民生變化,並拋出和平護國的六國論,宣佈將打造台灣的黃金十年。在兩岸問題上,他稱,在任內不管是四年或八年,都不會進行任何有關統一的談判,但不排除與大陸領導人見面。兩岸關係未來仍以經濟為首位。
馬英九昨早10時在總統府舉行中外記者會。他總結兩年來執政時稱,無論政治或社會、經濟或外交,這兩年來「改變已經發生」。他上任以來,堅持清廉與法治,杜絕高官家族貪腐,在朝野對話、開放兩岸三通、拓展國際空間等均有進展。他承認,推動大幅政治及經濟改革,也令國民黨多次選舉失利,但作為一個政治人物,「不管他是不是選舉出身,真正要關切的是下一代的幸福,而不是下一個選舉」。他並拒絕預測年底舉行的五都選舉,國民黨候選人的勝算。
堅持「不統、不獨、不武」
馬英九自2008年以壓倒性姿態贏得台灣總統大選後,兩岸關係迅速緩和。但他強調,其任期內仍會堅持「不統、不獨、不武」原則,不會與大陸談判任何有關統一的問題。兩岸關係未來仍以經濟為首位,原訂下月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時間表沒有改變。「我的目標是爭取一個足夠的時間,足夠的歷史階段,讓同樣是炎黃子孫的兩岸人民,能夠在中華民國中華民族智慧導引之下,找出尋求兩岸問題,解決的一個方案」。
被問及會否計劃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會面時,馬英九說,基本上不排除與大陸領導人會面,但目前沒這個計劃,也沒任何時間表。
呂秀蓮指馬是「口號治國」
在演講中,馬英九用了相當篇幅闡述六國論,勾勒台灣未來願景,強調以創新強國、文化興國、環保救國、憲政固國、福利安國、和平護國六方面來打造台灣未來黃金十年。但引起綠營的一片譏諷。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透過黨發言人,呼籲馬「停止選舉、專心治國」。前副總統呂秀蓮認為,馬是「春風得意吻上少年郎」,好像雙英辯論後突然敗部復活,事實上只有「口號治國」。
廈門大學台研所前所長陳孔立則認為,馬英九的講話務實、正面。現時解決兩岸政治歧異的條件尚未成熟,但雙方可推動交流,尋求共識。
台灣《蘋果日報》/中央社/中新社
馬英九講話要點
《六國論》
創新強國:以創新提升台灣競爭力
文化興國:以文化發揚台灣優勢
環保救國:以綠能打造低碳家園
憲政固國:以廉能強化政府治理
福利安國:以福利建構社會安全網
和平護國:以和平建立台海秩序
兩岸關係政策
‧不排除與大陸領導人會面
‧爭取足夠時間讓兩岸人民尋找解決之道
‧任期內不會與大陸談判任何有關統一的問題
資料來源:台灣《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