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慣例,我們的旅行團在出發之前,必先於「鏞記」設一茶會,坐下來聊聊天氣和衣着,以及一些基本的準備。
說是茶會,已演變為一大宴席,食物有該店著名的完美皮蛋和燒鵝,另有點心和菜餚,最後以鰂魚粥和甜品桂花糕白糖糕等收場。
大家已經熟悉,導遊也不用一一說明,最主要的是說明當地接收不到漫遊,也傳不了訊息。等於說手機無用嗎?又不是,可買一張卡,二十五塊美金,幾分鐘使完。
帶什麼插蘇也得說明。是一種圓形,凸進凹洞去插的,像法國式,不過不是雙圓腳,而是扁的,與美國式一樣。
天氣呢?四月底已相當炎熱,中午可達四十度,但一早一晚降至最舒服的二十四,帶多一件薄夾克或披肩吧,要是身子弱的話。大部份人都是夏威夷裝,我說佛國嘛,太鮮艷也不行。
好在是沒遇到雨季,陽傘可也,帽子當然最方便了,太陽鏡不可不戴。
貨幣呢?緬甸人用的是「察特」。一美金等於九百多察特,但當地錢又殘又舊,還是以美金付款好了,但是他們歡迎新鈔,一見不是新的就不收,去哪裏換那麼多新一元?
「如果你說要就收,不收不買了,那麼他們也只好接受。」我說。
「有什麼東西好買的呢?」眾人最關心就是這個問題。
「沒什麼特別,動你的心就買。」我建議。
「這次為什麼乘泰航?」
「怕當地吃的大家不滿足,回程停曼谷,可以大擦一頓。」
「現在動亂,放心嗎?」
「到時再決定吧。」我說:「平靜下來就停,不然多住仰光一晚。」
就那麼辦吧,大家散會。
【緬甸之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