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默克爾騎虎難下 做騷平息民怨?

拆局
默克爾騎虎難下 做騷平息民怨?

所謂勉強無幸福。11年前歐元區成立,當時大家都為完成這個功業歡喜若狂,那知卻是噩夢開始。12個身世各異的成員國居於同一屋簷下,結果「家嘈屋閉」,皆因絕大部份成員國都是外強中乾、氣虛體弱,除經濟五癆七傷的歐豬五國(PIIGS,即葡萄牙、意大利、愛爾蘭、希臘及西班牙)外,即使是法國及意大利等大國,經濟狀況亦不堪入目,只有德國才稱得上真正強國,所以今次歐元區能否脫困,關鍵在於這位大阿哥肯不肯出手相救,令近期民望下跌的總理默克爾飽受壓力。

孤軍援救 德國人不是味兒

既然大家同坐一船,出手相救理應義無反顧,但問題是,東西德於上世紀90年代合併後,德國人歷盡艱辛、捱過多少辛酸日子才能修成現時經濟欣欣向榮的果實,故德國人民對其他歐元區成員國多年來大肆揮霍,遺下今日債台高築的爛攤子後蹺埋雙手等待救援,自然不是味兒。
自希臘揭開財赤高企的瘡疤後,歐洲債務危機越演越烈,但基於危機仍局限於區內,英、美以至中國均樂得「闊佬懶理」。再者,雖說全球金融市場一體化,但從剛受海嘯蹂躪的美國角度來看,歐洲出事卻未必是壞事,反而有助保住國際舞台上的一哥地位。眼見他國求援無望,德國又不忍心眼白白看着這個自己一手湊大的歐元區瓦解,只能孤軍作戰,默克爾要收拾這個爛攤子,亦被迫漠視國內不滿聲音,強推援助希臘方案。

姿態強硬 為金融監管造勢

默克爾領導的中間偏右聯盟在月初地方選舉失利,明顯是德國人民訴說不滿的例證,為救小國希臘,執政黨不僅失去參議院控制權,亦增加日後施政困難,代價相當巨大。
如今默克爾向炒家來個突襲,獨自拋出禁止無貨沽空措施,據報將提出挽救歐元9招建議,甚至提出要歐元區的壞孩子有秩序破產作威脅,處處向成員國擺出強硬姿態,或多或少是平息國民怨氣,及為周五游說成員國加強金融監管及向金融機構徵費的建議造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