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營營役役,你說經濟發展為上,他說藝術不能餬口,有多少夢想因此失落在金錢的糞土中,任人肆意踐踏。MIFF(MusicIsFreeFoundation)由一群對生活有心有火有熱誠的年輕人組成,要用低價錢、高質素音樂,豐富你我人生。MIFF把自己的音樂夢付諸實行,本月22日舉行音樂會,入場費一元,多些無拘,總之不論貧富都有平等機會共賞好歌。
嘆商業世界太現實
MIFF由35歲廣告音樂創作人程理高在08年成立。阿高6歲時被父母強迫學彈鋼琴,「嗰時我同阿哥會整熱支體溫計扮發燒,兩個人詐病唔學琴加埋有五、六次。」原來阿高不是討厭學琴,只是不喜歡彈奏琴譜內的歌曲,很多時他會聽收音機及廣東流行曲,然後模仿彈奏,造就今日一身音樂好武功。
香港的父母總說音樂非麪包,阿高慶幸家人一直默默支持,在加拿大的中學及大學讀書時,有機會接觸不同樂器,學習鼓、色士風、結他等,他說那時有個夢想,就是舉辦一個不分貧富的音樂會,「商業世界太現實,好似冇可能。」
阿高96年於加拿大西安大略省大學音樂系畢業後,從事廣告音樂創作,作品包括陳奕迅白蘭氏雞精、周迅Olay、雪梨假牙固定劑、麥當勞HappyMeal等,首首播到街知巷聞,他卻說最初要花時間接受這份工作,「有時會遇到唔識音樂嘅客人,要求改音樂。嗰時我會黑面,甚至趕客走。」人越大,阿高開始知道工作就是要作出配合,在公餘時間,他才可創作真正屬於自己的歌曲,01年至今有四張個人大碟,並於07年首次舉辦個人音樂會,吸引一群音樂發燒友,齊齊向理想邁進,MIFF亦因此誕生。
阿高說,小朋友學樂器一個月動輒過千元學費,實非每個家庭可應付,MIFF的理念是希望以象徵式每四堂一元或以上的價錢,讓對音樂有熱誠又勤力的學生接觸音樂,發掘他們的潛能,現時有數名友好,協助阿高教授20名學生鋼琴、結他、色士風、小提琴、唱歌、編曲、樂理等。另外,MIFF又自資出碟收錄成員作品,與眾同樂。
鼓勵人們要有夢想
MIFF去年試辦LetMusicbeFree音樂會,樂迷只需付象徵式一元便可入場,本月22日再接再厲,晚上8時在西灣河蒲吧舉行WeMakeProudMusic音樂會,有興趣者付出一元便可聽音樂會。阿高的作品《浪》提到,「站着話着要破浪,但是靜寂實在叫人慌,不甘在歲月遊蕩,不甘只是老是遙望看。」鼓勵人們要有夢想,在夢想中飛翔。
記者:袁慧妍
查詢或訂票: http://go.to/mi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