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港人戒奶 增加骨質疏鬆風險

六成港人戒奶 增加骨質疏鬆風險

【本報訊】港人不喜歡飲牛奶,增加因缺鈣引發骨質疏鬆的風險。中文大學一項調查發現六成港人沒有飲牛奶習慣,逾兩成六人在青春期已開始「戒奶」,更有人誤以為飲豬骨湯等同飲牛奶。有營養師表示喜歡吃肉的「食肉獸」、常飲咖啡或多吃醃製食物也會影響鈣質吸收,若少飲牛奶,應多進食其他高鈣食物,如硬豆腐及深綠色蔬菜等,補充鈣質。 記者:林潔華

中大一項調查於今年3月底至4月初訪問約1,000名市民,結果顯示六成人沒有飲牛奶習慣,原因多是不喜歡牛奶味道及認為沒有需要等,兩成多人更在12至30歲已停止飲奶。中大亞太研究所項目研究主任沈國祥指,市民普遍對牛奶的營養價值認知不足,逾七成受訪者不知道一杯牛奶的含鈣量,或每天需攝取的鈣質量。

中式骨湯鈣質不足

註冊營養師湯棣然表示,成人每天需攝取1,000毫克鈣質,30歲前是攝取鈣質的黃金期,有助鞏固骨骼健康,但到了45歲後,骨質的流失速度會加快。他指,不少市民仍受傳統的「以形補形」觀念影響,誤以為多飲中式骨湯可補充足夠鈣質,但其實骨湯的鈣質不多,若以每天所需的鈣質量計算,需飲約110碗才足夠;牛奶也含維他命A,有助保護視力,這些益處骨湯未必能代替。
他解釋骨頭雖含豐富鈣質,但不會溶化於湯內,「除非你食咗嚿骨」。他建議市民可吃一些有軟骨的魚,如沙甸魚、白飯魚或含鈣量高的蝦殼等補充鈣質;抗拒牛奶味道的市民也可改吃芝士或乳酪。另外,深綠色蔬菜例如西蘭花、莧菜、芥蘭等,也含有豐富鈣質;多運動也有助加強骨骼健康。
調整飲食習慣也可預防鈣質流失,湯棣然表示每人每天只需進食約七両肉類,若吃過量肉類,體內會分解胺基酸,增加鈣質流失的風險,而咖啡因也是影響鈣質吸收的元凶,每日不應飲超過兩杯咖啡;進食醃製食品也要適可而止。
不少市民選擇服食鈣片加強骨骼健康,湯棣然提醒市民不要亂服鈣片,因吃得過量也會損害健康,而每天攝取逾2,000毫克鈣質便屬過量,過多的鈣質因不能排出體外,嚴重會出現腎石和膽石,或需要做手術移除。

含300毫克鈣質的食物

食物:牛奶 份量:約250毫升
食物:硬豆腐 份量:1磚
食物:高鈣豆漿 份量:約250毫升
食物:西蘭花 份量:5両半
食物:紅衫魚 份量:9両
資料來源:註冊營養師湯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