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都愛聽收音機的足球直播,甚至會在球場內一邊觀看球賽,一邊收聽廣播旁述。逐漸我們會發現,場中的對決就算並不精采,廣播中的描述卻仍舊充滿趣味,彷彿是一場不能錯過的緊張大戰。當時我們都毫不介意,因為球賽既然沒趣,講波佬的口若懸河,也提供了不俗的娛樂性。
電視直播球賽普遍下來,曾經有一段日子,講波佬在交代球來球往的過程中,同時會提供大量的往績與數據,或球隊與球員的歷史與出處,讓觀眾覺得他們資料豐富,立論權威。
高清廣播互聯網衝擊
可是,講波佬的這些基本功,來到今時今日,卻面臨着重大的挑戰。不錯,提供娛樂與資訊,仍是未來的講波主菜。但隨着高清廣播與互聯網的普及應用,觀眾從超級解像的特大屏幕中,對賽事形勢看得一清二楚;而任何有關資料,亦可從網站裏迅速獲得,誰都有條件做球賽專家。
既然大家都有對等的機會去緊貼現場和有關的資訊,觀眾與講波佬的距離,拉近的程度確實史無前例。而講波佬的任何錯誤,都將難逃觀眾的法眼。我曾不禁懷疑,其實球賽真的還需要旁述者嗎?
出訪阿根廷的時候,我愛跟當地人說一個笑話。南美洲的講波風格,是每次出現入球時,講波佬都會拉長嗓子地高呼:GOAL...GOAL...GOAL一輪。我問當地的球迷知道為甚麼嗎,他們都說不出所以然。我就會說,是因為講波佬容易一時走眼,看不清誰是入球者,而球隊在入球後慶祝,往往擁作一團,一時間也會把這位重要人物遮蔽。講波佬為免弄錯,於是先行借勢高呼一輪,拖延時間,等肯定了誰人射入,才公佈他的名字。
說是笑話,也隱藏着某程度的職業辛酸:講波佬有時真的難免出錯。在高清與電腦年代,可以預見,可能的錯失將更容易顯露人前。但我們只能面對挑戰,繼承傳統,努力做下去。
文:潘源良
有線足球評述員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