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民主 - 陳 雲(文化評論人)

小民主 - 陳 雲(文化評論人)

十多年前,在中學教英文,處理過一次校園小叛變。說是叛變,是誇大了,茶杯裡的風波而已。當年我新入職,校方安排做童軍統領,我沒什麼紮營、野火的知識可以教學生,只是負責錢財出納和監督隊長而已。每星期有一日要在放學之後陪同訓練,也頗費時間的,因此童軍統領的苦差只能由新上任的老師充任,直至下一位新老師頂上。
剛接手的時候,有一位讀中四的資深童軍待我殷勤恭敬,他媽媽也不時來找我,說盡好話。小隊原有一位隊長,剛升讀中五,課業繁忙,於是讀中四的同學便想取而代之。然而,小隊裡支持老隊長留任的人不少,老隊長自己也想留任,因為他看那位中四的挑戰者不順眼,認為他不孚眾望。如是者,一連兩個星期,小隊吵吵鬧鬧。後來我才明白過來,原來童軍隊長每年都要由統領重新委任的,我還以為是論資排輩,由分區的教官提拔上去的。
論才論德,我支持老隊長留任,但欽點隊長不是好的教學示範,於是我召開小隊的民眾大會,決定用民主解決領導危機。我向學生說,童軍是仿效軍隊的權威領導,但童軍也不是正規軍隊,學校也不宜鼓吹權威領導。我宣布用童軍統領的權力,召開一次過的會員大會,由會員選舉隊長,選舉出來的人選,仍由我任命為隊長。
這是類似君主立憲、召開國會的做法了。兩位候選人各自組成競選內閣,商量政綱,並且演說、辯論及接受同學質詢,然後暗票選舉。結果,老隊長以大比數勝出,結束內訌。
另外一次民主教學示範,是在中七班的秋季旅行。我是班上的英文老師,也是班主任,便撥出課堂時間,由班會選出旅行地點。同學興高采烈,紛紛提議,分歧很大,大家叫嚷要投票解決。舉手投票,幾個地點的得票不相上下。我便問他們知不知道自己剛才投的是什麼票,旅行地點意味了什麼。然後便叫原先提議地點的學生逐個起來演說,介紹地點的實質內容,遊說同學支持。演說完畢,台下拉票和商議之後,便開始投票。為了達致大多數票的效果,容許投兩次票,即是首選和次選的地點都可舉手投票。投票結果,大帽山的甲龍郊野公園以大比數勝出。
事後學生舉手發問,若果還是得不到多數票,怎麼辦。我說,可以剔除得少票的,然後進行第二輪的辯論和投票,目的是令選舉結果有多數票的支持,有民主共識來執行。即使耗盡兩堂英文課,令他們領會民主,也是值得。
民主有實在的知識,不是空談,要不斷演練和掌握。每一次投票,都是鍛煉的機會。放棄投票,就是放棄知識,放棄自主命運。這種人民,遇上了獨裁者,合該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