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所謂「時裝派對」,你大概有1000個問題想問吧,正如當日我還是觀眾讀者時的心情一樣,所以我明白。然而已變成「局中人」多年,所以現在只記得有些令人好奇的問題,但忘掉了問題確切來說是那些。
你讓我猜,應該是「去時裝派對其實都做些甚麼呢?」「是不是去某一品牌的party就得fullgear出現才夠尊重?」「那些穿去的華衣美服都是自己的還是品牌贊助的?」「送給你的還是要歸還的?」之類吧。
猜錯了?不要緊,反正你仔細看看,BuymeaSunday的電郵和我個人的微博都已印在這一版面上,還有想知道的事留個言不就是了。
等不及回覆或想不到問甚麼的人,就去沏壺茶煮杯咖啡來坐好聽故事吧,說不定這些年來我這些在時裝派對裏的奇遇才是你最感興趣的吧。
未必有1000個那麼多,但總得由123開始吧。
之一
對,你一定有所聽聞去這些時裝派對通常都是季節顛倒的,二月時推夏裝,你就得在單位數溫度下穿蟬翼而不流鼻水,八月的秋冬系列派對呢,36℃天氣下穿皮草羽絨或茄士咩已算幸運,要是那一年那個牌子的招牌look是茄士咩打底外笠羽絨外套再披條皮草圍巾的話,「專業」的party-goers還是得假裝冰肌無汗地一件不漏全套落齊。
那一個酷熱天氣警告生效中的暑假晚上,我穿了件桃紅色鴕鳥毛大褸去某品牌的冬裝party。(事實上那件衫既不是「桃紅色」,也不是「鴕鳥毛」造,更不是「大褸」,但我怕有人翻圖片庫便將真相挖出來,所以這裏其實用了新聞節目常用的「假名」,OK?)幸好一般時裝party都是這樣的,相機攝影機都集中在大門口,嘉賓們主要獻出的是「入場一照」,再冷再熱再辛苦的衣服只要過了這片記者海,便神仙,入場後,通常頂多也只是大會攝影師會偶爾要求你照一張「談笑甚歡」的寫真而已。
那一夜,甫踏入「安全地帶」,我便馬上脫下「桃紅色羽毛大衣」乘凉,但又不敢完全離身破壞了totallook,便把它披在一邊肩旁,說時遲那時快,某「德高望重行內人」便出現(此人太易猜,所以一滴貼士也不能給,我甚至只可以用「他/她」作稱呼,但下次行街撞到我,當然可以問),劈頭第一句便問:「你件衫好靚,可唔可以借畀我着吓?」
難道我可以在眾目睽睽下sayno嗎?我一除下,他/她一穿上,便不知何來的嚓嚓嚓嚓嚓,原來他/她自備四五名隨從,每名隨從自備相機乙部,此時「德高望重行內人」便配合地擺出相當enjoy的嬌俏樣還挨近我身邊合照……此刻,我知道(一)他/她一定會拿這些相去「發」(即廣派各傳媒)(二)我呢件衫,冇嘞!
奇怪的是,做人做到「德高望重」的他/她,怎麼會如此「不近人情」:a.我同你又不熟,為甚麼你覺得我會不介意接觸過你皮膚的東西接觸我的皮膚;b.知不知甚麼是totallook?怎可以叫人大庭廣眾拿走一樣精心配搭的東西,即使30秒,也會被人看見我「不完全」的樣子呀,我整晚心思咪功虧一簣;c.將來報紙雜誌讀者不明就裏看到當晚活動照片,咪以為我同你「撞衫」?我一擲萬金精心搜刮回來的靚衫你一句唔該便穿了去攞彩,還製造了「和我着了同一件衫」的假象,咪好着數?
我明白「德高望重行內人」只是一時貪玩吧,但做人做到這種級數,恐怕也不能如此隨心,既不考慮後果也不顧及別人感受吧?
你話MichelleObama在國宴見到英女皇,會不會同她講:「嘻嘻嘻,阿Elizabeth,你粒非洲之星咁閃咁好火,唔知可唔可以除低借我戴吓呢呵?」吖?
之二
同一晚同一party,有個三九唔識七的外籍男士喝了兩杯後忽然和我搭訕,指着我件「桃紅色羽毛大褸」說:「嘩,你件jacket,wonderful呀吓!」我如常謝過,便回到我自己的一桌。
三小時後,party人更多,場更熱,我便頂不順要脫下外套才去洗手間,途中,又遇見剛才那個三九唔識七的外籍男士,不過現在再醉十倍,他望望我,便問:「Where'syourjacket?」我告訴他太熱了一定要放低一會,誰知他突然變臉用一種兇惡表情和我講:「Youarenothingwithoutthejacket?」
我O嘴了三秒,便搖搖頭走開。我當然知道自己沒有了那件jacket之後「仍然」是甚麼,我要講的話當然有對白可講,例如:「Butyouarestillnothingevenwith"My"jacketon!」但沒有講,一來和醉了的人講道理盞嘥氣,二來,天下之大乜人都有,不是人人都教得精和值得教的。
况且,他講的不失為人生一個好好的反思,我和你這些時裝精間中都應該問問自己,沒有了那些衫,我們會不會變成了另一樣「東西」?
本周挑戰
不要試探我,我下星期可以試試着一套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的服裝,看看我還寫不寫得出BuymeaSunday?
Textby黃偉文
mailto:[email protected]
微博 http://t.sina.com.cn/wymanw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