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館:G.O.D.老闆愛與物飛行

潮館:G.O.D.老闆愛與物飛行

有人愛儲愛晒限量版LV、Birkin,家品店G.O.D.老闆楊志超(Douglas)愛儲愛晒的卻是大多數人認為是垃圾他卻當寶的香港情懷大小物件,收集多年至今,存量已逾10萬件。他認為香港能有「叫價」能力的東西已越來越少,換言之這個城市的特色也日漸薄弱,陪伴成長的記憶,他不甘只存於腦海,因此一為私賞、二為分享與保育,開設街頭文化館身體力行宣揚將情濃舊物注入現代元素的活化使命理念。 撰文:梁錦貞

楊志超14歲留學英國,一留就15年,他說自己一隻眼是洋人眼、一隻眼是香港人眼,所以對富香港本土特色的大小事物,特別留戀,更喜歡中西合璧的remix。說到他這個「垃圾寶庫」,他說:「有啲係吼人哋拆嘅時候執、有啲喺堆填區執、有啲拍賣投返嚟,仲有啲係有心人捐嘅,好似呢間街頭文化館嘅興記茶餐廳嘅收銀枱同煙櫃係買嘅,其他就係佢哋送嘅。」

石硤囗街頭文化館盛載香港回憶,楊志超說這是他的垃圾寶庫。

盼品牌成港標記

楊志超說:「我喺英國十幾年,好欣賞嗰度充滿民族地方色彩,香港人呢?最鍾意最習慣就係貪新忘舊,個個都知香港由一個漁村到山寨廠林立發展到家嘅國際金融大都市,好多人都窮過,所以就係太急於擺脫一份窮嘅記憶。
「一有新嘢就追追追、舊嘅嘢丟都丟唔切,我就相反,我有15年時間唔喺香港,我唔想嗰15年嘅記憶淨係得英國,我唔只當呢啲係memory,仲想當係屋企嘅一部份,好似兄弟姊妹咁。
「我儲呢啲嘢一為滿足自己,淨係喺個腦有記憶唔夠,仲要擁有,但係將執同儲嘅嘢開間博物館就一味得懷舊,同埋有啲消極,我嘅信念係要將呢啲咁有特色嘅舊嘢注入現代元素,等如活化咗佢,呢個至係我嘅目標,如果可以傳畀下一代就梗係好啦。

「做藝術唔係為賺錢,smart亦唔等同賺錢叻,在我嚟講,人生最唔抵就係想做嘅嘢,冇做到、冇膽做,一個品牌最成功就係成為一個國家嘅縮影,點解咁多人一講起法國就會講LV同agnésb?我都希望第時有人講起香港就會講起G.O.D.。」
這間街頭文化館時有學校帶隊來參觀,90後千禧後的學生大多未見過這些物件,60後的楊志超說:「不知不覺就有保育嘅意味,佢哋未見過唔知係乜就話畀佢哋聽,我哋會陸續滲新嘅『舊嘢』,例如SonyWalkman啦、他媽哥池啦。將啲舊嘢活化嘅靈感梗係一click就有,好似張蛋撻紙,唔郁唔轉就點都係一張蛋撻紙,轉一轉做個杯墊、錶面、Tee嘅圖案都得。」

碼頭或戲院外的磅重機,會打印出磅數。

蛋撻紙可活化成杯墊圖案。

《大戲戲棚》
古老場景變景品。

《龍鳳大禮堂》

●保育要全面

說到intalk──保育,對香港地道文化超級狂熱的他怎會沒話說?楊志超說:「香港好多舊樓、舊建築物、根、成長回憶、凝聚力,要幾十年先有,拆呢?一日就搞掂!香港係一個乜嘢地方?就係一個有精采remix嘅地方,中環有摩天大廈,轉個身就係上環舊樓,呢啲咪係特色囉。

冇特色冇叫價力

「一個城市有特色先要有『叫價』能力、屬於自己可以叫價嘅嘢,但香港叫價力降低嘅危機都幾明顯,淨靠賣勞力士同LV唔長遠,永利街之外,仲有好多舊區舊樓都要保育,好似灣仔藍屋,唔係淨係保存一棟藍屋喎,係連帶附近嘅建築群都要保留先至有意思,同埋大牌檔同街市文化都好應該保留,香港人最鍾意就係熱鬧、嘈、逼、大聲嗌,呢啲正正係街市文化,家啲新街市開晒冷氣、撻地跣都唔跣吓,冇晒氣氛,不如去超市。」
至於本地創作人的數量與生存能力,楊志超則說:「亦都係(數量)太少同缺乏機會,香港人點會冇天份?就係政府同市民唔支持囉,香港人硬係要名牌先信、要上過《VOGUE》先馨香,自己嘢就唔威!呢啲都係信心唔夠囉,點解香港唔可以有一撻地方好似倫敦BrickLane咁,聚集嘅唔係名牌,但係係有quality嘅土炮創作人?!」

楊志超穿上DelayNoMorex《維多利亞壹號》Tee,在茶餐廳場景下,港式到暈!

●我的手作仔

楊志超形容自己有藝術觸覺,對數字卻麻麻哋,同時甚麼事都要親力親為,太緊張,不懂得放手,他說:「所以有啲嘢我係做唔到嘅,好似搞DelayNoMall,淨係畀咗個名,其他嘢就放手唔理,終於失敗收場,證明我係適合乜都睇緊乜都要理、一放手就衰,真係唔明李嘉誠點解可以搞地產又得、搞超市又得。」
停不得的他最近手痕痕在畫漫畫,暫名《DimSum笑看海鮮世界》,開筆才數星期,他說:「我嘅message咪係笑吓啲香港人囉,香港人好多特色,好似對啲無聊八卦嘢一邊鬧又一邊追住嚟睇、買嘢鍾意撻朵攞折,漫畫嘅主角全部都係魚、蝦、蟹等海鮮喺度廢噏妙問妙答。」

近期手痕手作仔是畫漫畫,名為《DimSum笑看海鮮世界》。

●街頭文化館石硤囗(音:hea)

楊志超響朵的G.O.D.充滿中西合璧remix的精采,港人早不陌生,他對香港本土文化的狂熱熱血,在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開設石硤囗街頭文化館更是巨細無遺、滴水不漏。
一進內已經有已拆卸牛頭角下村興記茶餐廳的牌匾、枱凳、茶杯、原裝蛋撻紙在溫暖招呼你,再鑽入內有永昌藥行大藥櫃、鐵皮信箱牆、迷你版龍鳳大禮堂、放大版粉刷、古老巴士站、磅重機、垃圾桶、攪盤電話、戲棚等等逾10萬件大小物件等等,恍如走進老香港時光隧道漫遊。

舊式汽水機,楊志超執到寶再花數百元請老師傅修理,現運作如常。

攪盤式電話,現代人可能很難適應。

一堆阿婆年代的水壺,現在看味道十足。

人物誌:九巴後人回流創業

楊志超是家品店住好啲(G.O.D.)創辦人,現年45歲,出生大富之家,母親雷覺雲是九巴創辦人雷瑞德女兒,14歲往英國留學,一留15年,在Sheffield大學修讀建築學系,畢業後回港當過則師、室內設計等工作,一直對香港本土文化不忘情,矢志要將富香港本土特色的舊事舊物舊情注入現代元素,96年與拍檔劉玉德共同創立住好啲(G.O.D.)品牌,專售中西合璧家具家品,宣揚香港本土文化。G.O.D.外,並有另一原創自家品牌DelayNo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