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美擬設中介機構 安排評級

金融改革
美擬設中介機構 安排評級

美國參議院周四通過金融改革法案的修正案,由美國證監會(SEC)設立中介機構,為金融機構發行的結構性產品安排評級機構,一改過去由發行商自行選擇評級機構的做法,以減少業界私相授受的行為。
但有評級機構批評,新法會令投資者以為評級獲政府認可,並會減低業界競爭。

禁發行商選擇 防私相授受

在新法案下,一個隸屬SEC的評級機構委員會將負責為結構性產品安排評級機構,提供初次評級,發行商之後仍可聘用另一間機構再進行評級。委員會成員大部份為投資者代表,發行商及評級機構代表則各一名,另加一名中立人士。該法案仍須獲眾議院通過,並經美國總統簽署才能成為法律。
提出修正案的參議員弗蘭肯稱,目前由發行商自行揀選評級機構,後者為免得失客戶,會盡量給予較高評級,新法能消除利益衝突。新委員會將研究以抽籤或輪轉等機制,向評級機構分派工作,亦會考慮評級機構的能力和表現,目前在結構性產品市場份額達2%的小型評級機構,只要過往表現良好,日後將獲分配更多評級工作。
不過,BiancoResearch策略師西蒙斯稱,新法案未必能改善評級機構的羊群心理。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主席多德周四亦投反對票,擔心新法會造成意外的後果;標普則回應指,新法將減低評級機構因互相競爭而改善和革新評級模型的誘因,業界評級觀點會趨單一化;惠譽亦指,新法與鼓勵業界競爭的目標背道而馳。

恐惹投資者誤解 減低競爭

參議院周四同時通過另一修正案,除去三大評級機構標普、穆迪和惠譽作為「全國認可的統計評級機構」的法定地位,意味監管機構日後需自行發展一套新的信貸評級標準,新法一旦通過,將於兩年後生效。
另據《華爾街日報》報道,SEC正調查華爾街大行是否利用信貸違約掉期(CDS)參與沽空市政府債券,且有否向債券投資者披露沽空活動。目前當局只是搜集證據,未必會提出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