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不投票?一些香港人可能仍然舉棋不定,究竟明日是否多走幾步路,到附近的票站投票。3個已移居外地的香港人反而不願隔岸觀火,在5.16前夕特意請假,自費買機票千里迢迢回到他們出生和成長的地方,要為香港的民主出一分力。他們只抱着一個信念,只在乎對或錯,不問輸與贏,憑良心做應做的事。
記者:麥志榮、蔡元貴
於97年中七畢業後到美國留學的陳敏怡(Mandy),畢業後在美國的化驗所工作。留學前她在香港已登記為選民,今次為了5.16公投,專程回來投票。
Mandy:香港人驚乜嘢
Mandy一直沒有忘記母親的教誨,叮囑她不要忘記自己是中國人,因此當年她第一時間將BNO(英國國民(海外)護照)換成香港特區護照。但近年四川大地震揭發內地豆腐渣工程、毒奶粉受害孩子的家長想討回公道反被判監等事件,都令她覺得有太多的不公義,令她覺得不能讓香港變成內地那樣。
多了她一票,未必能改變甚麼,可是Mandy覺得:「香港人太過計算成敗得失,我嘅原則係應做就去做,要民主就去爭取,香港人驚乜嘢呢?」
與Mandy一起回港的還有高國樑(Joseph)和關天佑(Michael)。
Joseph:功能組別不公
Joseph在89年時還是中二學生,和很多香港人一樣從電視的轉播中,目擊了六四鎮壓,坦克和槍聲令他開始思考和關心政治問題。翌年他隨家人移民美國,現時從事電腦業。
眼見美國首個黑人總統奧巴馬在選舉中產生,反觀香港到現在還在爭取最基本的一人一票普選,政治制度和政府政策仍受功能組別左右而非常不公平,他對保皇黨經常振振有詞批評美國選舉其實也不民主,另有一番體會:「冇一個制度係完美,但打個比喻,喺美國,你唔食飯,仲可以揀食麪,但喺香港,唔食飯,就要食屎!」
Michael中五畢業就離開了香港,原因是他的父親一生都在逃避共產黨。他父親文革時由內地偷渡來港,常常在親友前破口大罵共產黨,更趕在回歸前舉家移民加拿大。父親的心結令他自小對中國歷史和政治產生了濃厚興趣,經過多年的探索,他發現中國的問題歸根究柢都是因為沒有民主。
Michael:不再做旁觀者
現時他在美國一間手電晶片公司工作,每年在網上看到香港7.1遊行和六四燭光集會的片段,都很想成為其中一分子。今次公投是香港民主的轉捩點,他決定不再做旁觀者。Michael和Joseph都沒有投票權,但會呼籲在香港的親友投票。
三個異鄉歸客剛回港,昨晚立即參加五區公投運動造勢大會,更計劃5.16做義工,在票站外拉票。問三人究竟為了甚麼,他們異口同聲:「為了良心,為了公義!」就算普選沒有時間表、沒有路線圖,帶領他們向前的仍有良心和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