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接觸到新的事物、新的知識、新的現象,等等,都會自然而然產生疑問。(這算不算「生性多疑」?)甚至,對於一些已經有了「科學結論」,已經成為人類固有知識的一些事,也一樣抱有疑問。
隨便舉一個例子,譬如說,科學家說,蝴蝶是色盲,蝴蝶的眼睛,是分不出顏色的。此說,在生物學上,已成為定論,自從提出以來,從來沒引起過任何爭論。但即使不是生物學家,只就最普通的常識來看,也有疑問。
疑問是:蝴蝶眼中看出來是不是有顏色,絕對只有蝴蝶才知道,人,不是蝴蝶,是沒有可能知道的。
人以為蝴蝶看不到顏色,當然不是臆測,而是通過解剖蝴蝶的視覺器官,以人眼看蝴蝶眼睛看到的形象所得出的結論。
這就大謬了。因為通過視覺器官(眼睛)得到的形象,還須要經過視覺神經的整理和判斷,才能形成腦部接收到的訊號,最後得出看到的是什麼。蝴蝶有蝴蝶的視覺神經運作方式和判斷過程,人對蝴蝶的腦部運作一無所知,用人的視覺神經運作的結果,加在蝴蝶身上,準確程度有多少,可想而知。所以,蝴蝶看不到顏色的結論,能沒有疑問嗎?以此類推,什麼蜻蜓眼中的世界之類的相片等等,可信度都極低,都是以人的腦部運作替代其他生物的結果。
這樣的疑問,不是無無謂謂的胡思亂想,進一步可以想到,人和其他生物的腦部運作方式固然不同,人和人之間,每個人的腦部運作方式,又何嘗相同?所以每一個人就是每一個人,想將一個人的想法代替所有人,根本是絕無可能的事。再努力求和諧,人還是各自活自己的,每個人還是每個人。
看起來,或許有一些假象,但那和說蝴蝶是色盲一樣,經不起疑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