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潮退卻盈利下降

熱潮退卻盈利下降

【本報訊】短短個半月內有兩家大型瑜伽中心結業,逾萬市民因預繳費用面臨損失。瑜伽業人士指,倒閉事件反映瑜伽熱潮退卻,參加瑜伽人數減少致盈利下降,加上銀行扣起保證金做法,更令業界雪上加霜。消委會則建議當局仿效旅遊業賠償基金,向預繳收費公司徵費作賠償基金,加強保障市民。

銀行扣保證金雪上加霜

本港瑜伽熱潮約由10年前刮起,多家大型瑜伽學校相繼開業,並聘請明星、名人當代言人。不過香港瑜伽教總會會長方輝指,近年瑜伽熱潮退卻,受影響多屬大型瑜伽中心。他指個別中心以預繳兩年學費送第三年學費形式搶客,競爭激烈,一旦熱潮退去學員減少,令大型中心經營困難。
業界則指今次PlanetYoga被銀行扣起500萬元保證金,導致公司周轉不靈,顯示做法成了行業致命傷。香港美容業總會創會主席葉世雄解釋,現時不少交易以信用卡形式過數,一旦商號未能提供產品或服務,消費者可要求發卡銀行補償。由於預繳式消費風險高,銀行為防商號執笠,因此扣起其收入作保證金,時間由一個月至九個月不等。部份銀行更規定商戶的戶口保證金須累積至相當於每月收入的指定倍數,始將資金放行。葉世雄直言商號被銀行「恰」得好慘。
消委會總幹事劉燕卿則指,今年至今接到199宗涉及瑜伽中心投訴,已超過去年全年的188宗。大部份涉及中心未能提供服務,反映瑜伽中心過度擴張問題嚴重,當中12宗涉及PlanetYoga。

建議徵費設立賠償基金

劉燕卿指現行法例未監管預繳式收費,建議政府仿效旅遊業賠償基金,向預繳式收費公司徵費,一旦公司倒閉,可從基金賠償。
劉燕卿指若市民用信用卡一次過繳費,可與發卡銀行商討取回未消費餘額;但若以信用卡分期付費,則有如一項貸款,較難追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