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監管機構對華爾街大行窮追不捨,繼高盛遭控告及市傳摩根士丹利被查後,其他大行亦因包裝或銷售按揭證券成為調查目標。消息指紐約州檢察官科莫調查8家大行是否有誤導評級機構,助產品獲更高評級,另傳早前接獲美國證監會(SEC)民事傳票的摩通、花旗、瑞銀及德銀等,會被刑事調查。
據《紐約時報》報道,被科莫調查的大行包括高盛、大摩、瑞銀、花旗、瑞信、德銀、東方匯理及已被美銀收購的美林證券。消息稱,科莫懷疑大行向評級機構提供的資料有誤導成份,及部份投資銀行家事先知道某些產品評級過高,亦關注評級機構和華爾街大行之間職員過檔問題。
高薪誘評級機構員工過檔
上月一篇報道指,導致高盛面臨SEC民事訴訟的債務抵押證券(CDO)交易中,一名在05年受聘於高盛的惠譽前僱員亦有份參與包裝CDO。據悉,華爾街大行會以百萬美元年薪吸引評級機構僱員跳槽,由於他們熟悉評級運作,故能協助按揭證券取得更高評級,在05年同期還有另外3名惠譽僱員過檔德銀等金融機構。在紐約州法律下,科莫可對華爾街大行提出民事或刑事訴訟。
《華爾街日報》則指,曼哈頓檢察官和SEC正聯手調查摩通等4間大行,在推銷和出售CDO時有否誤導客戶,與高盛、大摩目前面臨的調查相同。摩通發言人稱,沒有收到當局的調查通知。
美證監要求投行交文件
在次按危機爆發前,多家華爾街大行應對冲基金客戶要求,包裝次按相關CDO,藉此讓其沽空次按,部份投行甚至有份參與沽空,並從中獲利。聯邦監管機構目前仍在收集證據,尚未發出刑事傳票。知情人士透露,SEC要求投行提供一系列文件,包括CDO招股章程的草稿和最終版本,以及按揭證券投資者名單。
在05至07年間,幾乎所有大行均包裝和出售CDO,交易總額達1.08萬億美元,其間美林、花旗、德銀為最大發行商。這些大行在CDO交易中披露的資料不一,部份大行會披露潛在利益衝突和風險因素,但部份大行均沒有披露沽空相關CDO的投資者有份參與包裝過程。
各大行面臨的調查及訴訟
高盛、大摩、瑞銀、花旗、德銀:
‧SEC就推銷CDO手法提出民事起訴
‧曼克頓檢察官就銷售CDO手法展開刑事調查
‧紐約州檢察官正調查大行有否誤導評級機構
摩通:
‧SEC就其推銷CDO手法展開調查
‧曼克頓檢察官亦展開刑事調查
瑞信、東方匯理、美林:
‧紐約州檢察官調查大行有否誤導評級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