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推行績效撥款制

醫管局推行績效撥款制

【本報訊】為提升服務質素,醫院管理局於今年開始推行績效撥款制,透過發放總額5,000萬元的額外獎勵撥款,鼓勵7個聯網所有醫院提升服務質素,最終達致縮短公院服務輪候時間,確保資源有效利用下,市民可享更佳質素服務。

據表現獲額外撥款

負責計劃的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財務規劃)勵冠雄醫生表示,過往醫管局聯網內部的撥款制度被批欠透明度,故在上個月新財政年度開始,推行績效撥款制,7個聯網除維持基本撥款外,再額外加上一個類似花紅根據表現而定的額外撥款,每個聯網一年可額外最多取得600至900萬撥款。
現階段以11項服務質素為指標,例如內科、外科、精神科及骨科4個專科門診,首75位新症病人輪候求診時間不得多於52星期;至少七成髖關節骨折病人在住院兩天內要接受手術;35%糖尿病人的血紅蛋白要控制在7%以下等等。
勵冠雄指,達標的聯網可獲全數額外撥款,未達標的則根據其改善程度及與目標差距等計算,取得一定比例的款項。他指現時已率先發放2,500萬元予7個聯網,讓其能作出相應改善,並計劃每季檢視成效,責成聯網總監負責協調,若有聯網長期未能達標甚至毫無進步,會考慮扣除其額外獎金,希望新制最終能改善服務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