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商業銀行增資擴股及上市融資方案一浪接一浪,《每日經濟新聞》昨引述消息指出,國務院已同意4家國有商銀的再融資規模,合計為2870億元(人民幣.下同),除了已宣佈A+H供股集資不少於420億元的交行(3328),以及供股集資不少於750億元的建行(939)外,依上述總額推算,工行(1398)及中行(3988)兩行集資額合計應為1700億元。
報道亦引述消息表示,工行及中行的融資規模,可能分別達700億元及1000億元。至於兩行採納的融資方案,是否繼續沿用以發行A股可換股債券,以及H股配售新股的模式,可望於本月稍後舉行的股東會後拍板。工行下周二召開股東會,中行則於本月27日舉行。
上海銀行擬A股上市
另外,由滙控(005)及上海商業銀行分別持有3%及8%權益的上海銀行,下周五在滬舉行臨時股東大會,議程包括審議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方案的可行性。據了解,上海銀行擬發行A股上市,但目前未有具體時間表。外電報道,該行於08年已委任國泰君安、中信證券及申銀萬國,負責A股上市安排。
光大控股(165)行政總裁陳爽昨出席股東會後表示,其持股5.26%的光大銀行擬A股上市,申請仍待內地監管機構審批,與農行處於同一狀態,由於經濟仍有不明朗因素,難以確定能否在短期內獲批上市。至於H股上市方面,他指目前並未提交申請。